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政策法规 > 部委政令

为都市农业提供强力支撑

2017年02月18日 来源:中国财经

  【摘要】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科研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如果说多倍体水稻育种代表的是研发的高度,那么水生蔬菜育种则是武汉农科院更具地域特色的科研“厚度”。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科研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而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农业科研院所,无疑站在改革创新大潮的风口浪尖。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如何接轨?为农民增收和服务产业如何体现?资源要素和创新能力如何激活?一系列改革难题考验着各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智慧。地处江汉平原的湖北省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围绕三个“一”积极对接现代农业科技需求,探索出了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我们的每一步都要围绕‘既满足城市需求,又提高周边农村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农民增收’这一目的来进行,就是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武汉农科院院长吴大志一语点出了这个中部特大城市农业科研机构的核心定位。

  发挥一个基本优势——为创新能力提升苦练研发内功

  “这就是我省选育的多倍体水稻品系,米粒大、米质优、千粒重比二倍体重60%,单位产量与对照二倍体杂交稻相比增产10%-15%,适宜种植区就是长江中下游,今年已经开始区试。”在武汉市农科院作物所的水稻育种基地,水稻研究室主任朱永生指着一株株茎秆粗壮的水稻向记者介绍说,育成的多倍体水稻新品种将集高产、优质、广适、高效等多种优良性状于一体。

  “多倍体水稻已攻克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再到大田种植过程中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奠定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的基础理论基础,建立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的完整技术体系,将多倍体水稻育种理论成功应用于品种选育。”在2016年9月的全国多倍体生物育种学术研讨会上,武汉多倍体研发团队的创新之举得到了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内的多位专家集体点赞。

  如果说多倍体水稻育种代表的是研发的高度,那么水生蔬菜育种则是武汉农科院更具地域特色的科研“厚度”。武汉农科院拥有业内众多农业科研院所无可比拟的“国家种质资源水生蔬菜资源圃”,这个资源圃汇集了莲藕、茭白、芋头、水芹、荸荠等多达12种水生蔬菜的种质资源。

  “世界第一支‘试管藕’诞生在这里,并已投入规模化生产。与传统繁殖方式相比,微型种藕不带病菌、繁殖系数高、方便运输、节省运费。常规种藕每亩需种藕250公斤左右,微型种藕每亩用种藕25公斤左右,可节约运费80%、节约栽培人工成本90%。”该院水生蔬菜育种专家黄新芳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全国莲藕栽培面积约在600万亩左右,90%以上的品种都出自武汉农科院。

  “以多倍体水稻育种和水生蔬菜育种为代表,实力雄厚和特色明显的背后,是全院上下紧紧抓住科研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结果。”副院长邵永发介绍说,武汉农科院率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农科院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目前全院共打造了10大科技创新团队、7大创新分中心,优化设置了22个优势学科、7个特色学科,构建了适应全市农业发展需求,涵盖了蔬菜、农学、林果、畜牧、水产、农机、规划设计和农业信息等各专业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科学的体系,激活了科研要素的创造力,促进了创新平台的建设发展。截至目前,全院已获批建设包括国家农业品种种质资源库、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40余个。

  高效的管理,催发了科研人才的茁壮成长。全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0余人,占全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2/3以上。根据全国农业科研院所有关综合评价,武汉农科院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已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农科院前列。

  探索一条崭新路径——为科技成果落地优化资源配置

  “对农业科研院所最有力的评价,并不是出多少品种,发多少论文,而是如何能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副院长梁勤深有感触,她介绍说,武汉农科院积极探索建立了公益性定位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武汉农科院先后制定出台文件,在管理、技术要素入股、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最显著的成绩就是创办了20余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型企业。其中,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省最大的疫苗和兽药生产企业;武汉现代农业规划设计院是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现代都市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企业;维尔福种苗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现代化蔬菜花卉工厂化育苗企业,2016年8月8日在新三板正式挂牌,这是全国种苗业第二家,湖北首家登陆新三板的种苗企业;2015年,该院成立全国首个生物农业类众创空间——“武汉生物智造·众创空间”,被认定为首批市级众创空间和湖北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农业分中心。此举被业内认为是激活产业发展机制、推进产业平台建设的开创性试验,为全国各级农业科研院所促进科技与市场结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多渠道、多平台的建立,引导和鼓励了大批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使得武汉农科院科研成果转化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此为节点,广大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得到释放,创业热情得到激发,农机与农艺的协同创新、智慧渔业、家庭蔬菜、阳台花卉、新型奶制品开发等新科技产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要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后期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走向市场,武汉农科院的决策者们深谙此道。该院携手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成立湖北农业科技创投基金,将民营企业灵活的市场机制、科研院的科技优势、投资机构的管理经验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了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充盈的金融支持。

  紧扣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武汉农科院力求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通过市场和技术手段整合培育大健康产业的市场主体,培养建立农业信息化的主体和平台。在充分利用资源发展自主产业的同时,通过开放院里现有资源对外合作,引进资金及管理经验,同时通过对成果、专家的统一管理,对外输出品牌及服务,换取市场收益,逐步形成有完整产业链条、重点项目、众多合作伙伴的都市农业产业生态圈。目前,该院以“武农科”为主打品牌,建立起产业模式的雏形,谋求市场合作之手已经徐徐伸出。

  抓住一个服务目的——为广大农民增收输送技术能量

  “我们的280亩展示基地每年都有6000多个品种示范,全年接待前来观摩的人数在1万人次以上。”在武汉农科院蔬菜产业园区,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周国林说。

  技术能不能落地,要问农民干不干。“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一帮农户;示范给合作社看,就是培训一批农民。”面对“上面一根针,底下千条线”的农业科技推广现状,武汉农科院抓住为广大农民增收这个根本目的,提出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思路。

  2015年起,为进一步服务武汉“三农”,解决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武汉农科院启动了“三百计划”,提出用3-5年时间,组织全院100名左右科技人员,与全市范围内100家左右龙头企业或家庭农场,以及100家合作社结对合作,实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构建产学研用合作的有效模式。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院选育推广的种植业、养殖业新品种100余个,在全市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辐射带动面积100余万亩,累计在全国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万亩以上,促进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年创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

  该院还积极输送科技干部。把科技应用与领导班子的配置对接起来,先后向市内派出20余名科技乡(镇)长,向省内外派出10余名科技副市(县)长,为科技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下一步,我们要构建农业科技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模式,整合全院科技资源,形成从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到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使农科院成长为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以及咨询服务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基地和窗口,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都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谈到未来的服务“三农”大计,吴大志信心十足地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