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贫困户拒资助,扶贫路上一道新题

2017年01月12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张凤云

  山西省岢岚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文化局副局长马晓明与他帮扶的3家贫困户对接。近日他第一次上门“认亲”,带了600元钱和3袋白面。可入户“认亲”却出了点意外——前两户都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到了刘顺喜家却被拒绝了:“吃救济,饿断气。当贫困户不光彩,我不能要!”

  这个小小的意外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因为与一些地方争当贫困户、争夺慰问物资,或个别贫困群众“等靠要”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农民刘顺喜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贫困农民的志气和勇气,也让我们看到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希望。但是钦佩之余,这位自强不息的老农民也给新时期扶贫工作出了一道新题。

  老刘的这道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穷人的尊严问题,人穷志不能短。二是即便拿了这两百块钱也并不能解决老刘家真正的问题。现实当中持这种想法的农户并不在少数,只是很少有人像老刘家这样直接说出来罢了。

  首先是穷人的尊严问题。扶贫的本质是让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最高原则是保护扶贫对象的尊严。

  如今距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还有4年时间,扶贫也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各地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几乎每个干部都有“包干”联系的贫困户或者贫困村庄。逢年过节,给贫困户送上一点慰问金,带上一些米面油也是常有的事儿。

  但是对于农民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农村是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尊严是一个农民,乃至一个家庭立足的根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村民们的评价,以及农民对自我身份的认定都与此相关。就如贫困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自己贫困一样艰难,因贫困接受别人物质上的帮助同样意味着这个家庭在村里人面前承认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对很多农民来说,无论境遇多么恶劣,需要救助的愿望多么迫切,都不情愿这样去做。

  问题在于,维护尊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农村贫困人口来说,可能意味着要在贫困线上多挣扎几年,或者今后得到其他方面帮扶的机会大大减少。所以在面对干部送来的扶贫物资时,拿还是不拿?在很多农民心里是一个反复思量的两难。

  扶贫可以有多种方式,不一定要面对面地给贫困户送多少东西。创造大量合适的就业机会,在农业技术上给予有效指导,在产品销路上提供可靠信息……让贫困农户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体面的收入,同时建立起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是更加理想的状态。

  其次,救济帮扶虽能解决贫困群众一时燃眉之急,却难以使他们真正具备走出困境的能力。

  那么怎么才能让农户真正摆脱贫困?这就要回归到贫穷的本质上去。

  现实中一些贫困农民的安于现状,并不都是简单的懒惰问题。很可能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经验”所致:在外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贸然突破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要面临着承担很大失败风险的可能的。

  扶贫工作当中也不难发现,大部分脱贫困难的农户生活往往都处于生存线附近,因此并不存有储蓄,也就不可能有投资用于改善农业生产,包括进行更有效的灌溉,使用杂交种子,购买好的化肥农药以及机器耕作等等。少了这些必要的投资,再加上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就不会有更高的收入,从而又限制了储蓄进一步提高的可能,以致陷入贫困的漩涡难以自拔。

  仅仅靠救济无法将贫困农户推入一种新的自我平衡和发展循环之中。从外界获得资本和技术专长,以及引入就业机会等等,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今扶贫面临的严峻形势还要求外力的介入避免单一化,各种要素需要有效匹配才能将效力发挥到最大。产业、金融、教育以及商业模式等等的导入,要与当地的扶贫工作紧密结合。

  这方面的扶贫案例也不在少数。在西北一些原本贫困的农村,这些年来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农业部门的推广下得以普及,很多农户掌握了管理特种蔬菜或者水果的能力,继而发展起来的旅游采摘使得贫困户的比例大大降低;再比如秦皇岛市海关区石河镇的望峪村,一度穷得叮当响。随着各种发展要素的植入,依托山水环境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村民的就业渠道异常开阔,从山上挖下来的野菜,老大娘糊的玉米面儿饼子都成了香饽饽;乡村大地上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淘宝村、民宿经济,吸纳了农村大量无法进城的劳动力,将贫困农户从原有的发展路径上解放出来……

  思维一旦打开,后面的路可以很宽阔。就在与刘顺喜交谈之后,马晓明也想好了扶贫计划。他准备在村里开展扶贫培训,比如泥瓦工技术。县文体局兼管旅游开发,抓住县里大上旅游项目的机会,先组织年轻人在建设工地当小工,慢慢地学着当大工。大城市月嫂、保姆吃香,把年轻妇女组织起来,学习炒菜、做饭,学会培养孩子。再不行,让他们学会做豆腐、做碗饦,进城做个小买卖。

  当然了,脱贫攻坚是个精细活,中国农村体量之大又增加了其难度和复杂性。对那些因病致贫的家庭、年迈无劳力的农民,和对那些因一时之困致贫的农户显然不能同等对待。扶贫开发大逻辑下因人施策、因户施策是必须要练的硬功。

  对于扶贫攻坚中承担着巨大责任的地方政府和扶贫干部来说,多走一些崎岖的山路,多推开几扇简陋的柴扉,了解了那些贫困的、双手结满老茧的农民内心的柔软和坚韧之后,细细考量,才能明确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帮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仅仅靠救济无法将贫困农户推入一种新的自我平衡和发展循环之中。从外界获得资本和技术专长,以及引入就业机会等等,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