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双流瓦窑村率先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

2009年11月10日 来源:四川新闻

     瓦窑村农民周光勋最近迷恋上了“偷菜”,不过他不是沉溺于网络,而是规划着如何使自己拥有的“长久”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成资本,吸引投资打造现代农庄。

  今年6月,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的714户村民,领到了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与以前不同的是,承包期限一栏写着“长久”二字。在成都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瓦窑村在完成确权颁证的基础上,率先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使改革走进“深水区”。目前,试点已在整个兴隆镇铺开。

  老百姓推动改革

  2008年初,瓦窑村作为成都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首批试点村之一,正式拉开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帷幕。

  去年4月18日,瓦窑村二组的93户农户在全县率先领到了“五证两卡”,全村的确权颁证工作也在当月下旬完成。但同时也遗留下一些问题。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的年限是2028年,很多农民担心承包期满后会重新调整土地,不愿在提高土地肥力上下工夫。同时,仅剩的19年承包期限,也让投资者产生顾虑。比如,当地引进的“玫瑰天堂”项目流转土地达万余亩,投资者数亿元投资预计要16年才能收回成本。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突破“30年”的障碍提供了政策依据。按照成都市有关部署,瓦窑村从今年5月初开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长久不变”进行大胆尝试。

  改革中,每一个举措都和村民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单靠镇村干部逐个去解决根本不可能。在此背景下,瓦窑村各组推选出一些办事公正、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人组成村民议事会,让老百姓自己做主。这解决了农民参与城乡统筹、灾后重建的“主角”身份问题,更是基层民主的有益尝试,体现了还权赋能、民权民定的思想。

  以瓦窑村二组为例,由于该组新添的40多人没有承包地。确权过程中,村民意见久久不能统一,商量之下,议事会决定从人口减少的家庭调出地,“确”给了其中20人,另外20多人,由每家调出一点面积,组里集中抓阄分配。矛盾由此化解。

  村民会议还商量决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以2008年确权时确认的为准,以户为单位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2008年确权之后到2009年5月31日间新增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享受集体收益的分配;2009年6月1日之后新增人口不再享有集体经济收益,但享有继承和流转农村产权的权利。

  唤醒土地财富

  “‘长久’过后,大家才好放开手脚去花钱,尽心尽力去干。”周光勋说。

  有专家表示,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发育严重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可以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促进土地、资金等要素融合的必然选择。对于农民而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当于唤醒了一笔曾经长期沉睡的土地财富。端在手中的“金饭碗”立刻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兴隆镇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引进了占地12800亩、总投资15亿元的“玫瑰天堂”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瓦窑村准备借这个契机,打造以玫瑰为主题的瓦窑旅游新村。

  “长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让瓦窑村村支书唐朝阳看到了光明未来。根据规划,瓦窑村将建以城市资本经营为主的农业观光区、以家庭农场(庄)经营为主的乡村旅游休闲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三个区域。其中农业观光区面积约2800亩,现已有包括五星级乡村酒店、现代农庄玫瑰园、“玫瑰天堂”、东润生态园4个农业观光项目,预计投资总规模8亿元,三产从业人员达800人以上。到2010年底,将规模经营土地95%以上,种植花卉2300亩以上、速生林1000亩以上、水果800亩以上。

  这也正暗合成都未来10年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龙泉驿区、双流县、郫县等纳入近郊农业圈层,主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形态。( 罗向明)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