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主孙巍:创造“单细胞”农场模式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理财周刊》

  以公司为中心,通过微型家庭农场这种中间介质,与农户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而形成双赢局面,这是一个商人眼中的最佳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并非这个商人的凭空想象,而是通过他十余年摸索之后得出的结论。

  并不理想的“初试”

  见到孙巍,是在他的一辆由中型车改装成的移动办公室里。他把车停靠在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一条安静马路旁,架起一只甲烷燃气炉,并从早已备好的整理箱里拿出普洱茶和杯子。初春的太阳如同一双温柔的大手,把大地调理得服服帖帖。就在这样一个早晨,他和记者聊起了他的农场主梦。

  这个四十出头的男人,在上海经营蔬菜已有十几年的光景,现如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物流体系,当然也搭建了自己的固定合作关系网络。他每天供应的菜品达到150余种,仅超市部分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7000万元左右,如果再加上餐饮服务部分,每年销售额接近亿元。

  孙巍自小在上海市区长大,与泥土、农场毫无关联,但因为经营蔬菜的关系,让他在十年前开始摸索农场种植模式。现在,他已在上海闵行华漕、吴泾、浦江镇周边区域流转了近千亩土地,开办了自己的蔬菜基地。除此之外,他还在昆山、太仓等上海周边城市建立了合作基地。

  综观孙巍的家庭农场发展之路,其实走得并不顺利。孙巍告诉记者,最早的时候,他跟农户之间是一种单纯的雇佣关系,但这种模式的效率很低。他举了一个例子,每年他会按照标准给农户提供农资,包括地膜、肥料、有机农药、种子等等,但每回去基地检查,却总能发现地膜不够用,蔬菜长势不好等情形。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让他感到纳闷,“只要农户按照要求去种植,应该不会这样。”他说。但问题是农户的执行能力低下,使得他的想法无法贯彻下去。更有甚者,有些农户还私自克扣农资,转手卖给他人赚钱。雇佣组织纪律相对比较散漫的农户,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体系,做什么事情都极为艰难。因此到后来,孙巍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又退回到了“你种植、我收购”的格局,他所扮演的,仅仅只是一个中间商的角色。或者把自己的土地让有经验的公司来经营,比如他就与一家日本的蔬菜种植公司合作,由他们定期提供有机蔬菜。

  再创“单细胞”模式

  如何找到一种既能稳定产量,又能控制品质的农场模式呢?孙巍一直没有停止摸索。

  一次偶然事件,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去年流转上海吴泾300余亩土地时,尚有十余户种植户土地合同没有到期,因此他们拒绝搬离土地。但孙巍清楚,如果等到这部分人合同到期,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土地流转进程,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妥善解决的方案。

  于是孙巍主动找到一个比较通情达理的种植户,跟他聊天。这位来自安徽的种植户告诉孙巍,自己租种了9亩地已经有8年时间了,每年收入基本可以维持在7万~9万元之间。这让孙巍突然意识到,为何不就跟这些懂种植的人合作呢?

  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孙巍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即“单细胞”模式。他把自己农场的土地分割成15~20亩不等的小型农场,这被他形象地称之为“单细胞”。每个“单细胞”农场都会配备农机、居住用房和农机房,由公司统一配备农用物资,包括种子、肥料和有机农药,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农用机械。农户只需按照公司的统一要求和技术标准种植蔬菜即可。当然,农户的收入来源于两部分,其一是他每月会提供基本生活费用,每人大约1500元左右,另外则来自种植的蔬菜,孙巍会按照市场价的60%比例来收购。孙巍测算过,按照目前的蔬菜价格和亩产量估算,每个种植户年收入可以达到15万~20万元。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既能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又能控制菜品的品质。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宁波、武汉等地,也出现了由大公司牵头,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这与孙巍的“单细胞”模式极为类似。目前孙巍的想法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恒孚农场中实施,有十多个种植户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

  其实在孙巍心目中,最为欣赏的还是美国家庭农场的高效经营模式。2008年夏天他去美国考察时,碰到一个专种玉米的农场主,经营着1.2万英亩的家庭农场(相当于6790个标准足球场),居然只有两个半人负责管理。平时是农场主跟他的儿子来打理农场事务,忙碌的时候再请个临时工。孙巍用震撼来形容自己当时听到这个说法时的感受。农场主告诉他,耕地、播种、施肥、灌溉、打农药、收割等全部都是机械化操作,即使是卖玉米,也是在网上完成。而农场主自己要做的,就是协调工作。“何时我们这里的家庭农场自动化程度能达到如此之高,那真是一件幸事。”他充满向往地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