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耕地红线施压 国务院急调土地督察半年报

2009年05月31日 来源:中国经营报

    按照国务院的最新要求,国土资源部正在紧张整理汇总土地督察的“半年情况汇报”。这份直接反应全国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违法违规情况的汇报,按照往年惯例,一直是“一年一报”,显然,这是国务院的“破例之举”。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已从下属事业单位中提拔、抽调出38名副司级干部前往驻各地方的土地督察局,以增强人力。而一项被国土资源部内部命名为“保增长,保红线”的工作计划也已旋即展开。显然,土地并不仅仅是在紧缩性宏观调控之时才能履行“闸门”作用。

  

  “半年一报”

  “以前是一年一次汇总汇报,这一次按照国务院的工作布置,到6月的时候,就要汇报上半年的情况,应该算是‘破例’。”5月27日中午,接近国土资源部的一位消息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时至6月,目前国土资源部以及派驻地方的9大土地督察局正在为此事忙碌。

  土地督察制度正式设立于2006年,属国务院级别督察制度,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总督察由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兼任,派驻地方的9大督察局的编制和人事任免权集中于中央,因此,由土地督察系统形成的汇报,往往最直接地展现中国最基层的土地利用以及违法违规情况。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的情况不甚相同,本次国务院破例“布置”的汇总汇报中,“保增长”用地的落实情况将作为汇总报告的重点,这其中,一方面是中央财政重点投资项目在地方项目用地的落实与使用是否及时到位;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此类项目用地是否符合现有土地管理的法规政策,是否存在违法违规。

  上述消息人士称,此项工作自5月初就已经展开,如今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但最终何时向国务院上报此份情况汇总,目前还未最后确定,还要视工作的最后进展情况而定,“国务院很重视这份报告。”他说。

  为了充实该部分工作的力量,国土资源部通过从下属事业单位提拔、抽调干部的方式,近期提拔的38名副司级干部中,大部分都派往派驻地方的土地督察局任职,以充实一线的人力资源力量。

  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截至目前,9大派驻的土地督察局已经陆续将2009年上半年的土地利用、大项目用地落实、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等相关情况,汇总至国务院设在国土资源部的土地督察办公室,首份土地督察的“半年报”有望很快出炉。

  “压力很大”

  记者了解到,国土资源部从各地方收集、收报的土地审批情况表明,各地方用地缺口普遍较大,而与此连带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也有“抬头”的倾向。

  “报上去的项目用地和可用的新增建设用地之间差8万、10万亩的情况在2009年一季度并不是孤立的情况。”一位地方国土厅的官员告诉记者,而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2009年大量省份都要求加入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以获得周转的用地指标。

  所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试点,是指某一地区乡村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减少量,与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量挂钩,通过集约节约利用乡村建设用地,置换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指标,如是,便既可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量,保证需求,又可以保持总量不变。

  “主动掌握”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部分省份上报的项目用地与现有用地指标存在缺口,因此,国土资源部遂允许一部分地区对重大、重点项目提前使用2010年、2011年的用地指标,而土地督察的“半年一报”显然有利于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掌握此部分的土地使用情况。

  “半年报”中涉及重大、重点项目用地落实的使用情况的用意便在于此。在此之前,国土资源部曾要求各派驻地方土地督察局对各地“保增长”用地落实的方法、情况进行调研,并及时上报土地督察办公室,实际的用意便在于摸清土地使用的情况,特别是对先占用未来两年用地指标的土地情况“主动掌握”。

  “先占用未来的用地指标,如果控制得严格,管理得好,不会造成大的问题,但如果管理不好,造成被动的扩大,比如地方先占用然后再汇报占用造成既成事实,就会给未来带来风险,因为到2020年可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是锁定的,总共就是270万亩。”前述消息人士称。

  事实上,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双保”工作中明确提出,各地国土机关要主动介入,为地方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服务,同时要积极监管,扩大内需用地不能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而派驻各地的土地督察局,正是 “双保工作”的监督者。

  由于目前“半年报”的统计汇总工作尚未完全结束,前述消息人士表示不便透露具体的数据,毕竟这是宏观政策由紧缩转向刺激之后的首份“土地报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