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业要闻

现代农业基地:荒山开发的“葫芦峪模式”

2012年05月03日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来自平山县葫芦峪现代农业开发基地的调查

  过去,这里是连片起伏的荒山,荆棘、酸枣棵子和野草漫山遍野;现在,这里有蔚为壮观的层层梯田,25万株核桃树苗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将来,这里将变身现代化农业基地,为当地农民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里,就是平山县王坡乡“葫芦峪

  ”现代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基地。

  万亩荒山变良田

  日前,记者来到葫芦峪项目基地,站在基地最高点百仙坨放眼望去,一个坡接一个坡的层层标准梯田,给记者留下了“震撼”的第一印象。

  葫芦峪项目由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开发,规划利用荒山、荒坡造地3万亩。到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造地1万亩,安装电力线路5公里,新上100千瓦变压器6台,修建蓄水量7.7万立方米的塘坝1座、蓄水池12个、扬水站2座,铺设输水管道60公里,修筑田间路60公里,总投资已经达到6770万元。当地农民说:“这些梯田表层垫土达40厘米以上,全部用鸡粪做底肥,加上完善的水利设施,种啥长啥。”

  向荒山要效益。2007年,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涛斥资1000万元,注册了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着现代化机械工具上了山。几年苦干,如今已使万亩荒山变了模样。附近的村民说:“以前不是没想过,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有公司组织,眼看着荒山一天天就变成了良田。”

  “公司化开发荒山的显著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实现机械化大规模作业。”对于葫芦峪项目的未来,刘海涛信心满怀。

  三大难题逐一解决

  开山造地,投资大,见效慢。其中有三个最重要的难题,一是山场资源如何整合?各村的山场使用权大都归村民一家一户所有,有一户不同意,就难以实现成片开发,而不成片开发,就失去了造地的意义。二是钱从哪里来?按整体规划,总投资将达三四亿元,难度太大了。三是利益如何分配?公司、投资商、农户之间多头都要合理分配。对此,他们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了一把把开锁的钥匙。

  “购、股、租”打开“土地流转锁”。购就是购买,对于目前由集体经营的荒山,经过评估协商,由公司一次性买断使用权。股就是入股,对于分配到户和经营大户承包的荒山荒坡,让他们以地入股,按股分红,由于核桃种植五年才有收益,因此前四年公司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第五年收益后再按股分红,分红少于补偿的,仍实行补偿标准。租就是租用,对一些沟岔好地,采取租用办法,每亩每年给付农户相应租金。由于每种方式的核心都是实现有偿流转,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支持,目前该公司已经在上峪、下峪等6个村,整合荒山、荒坡3万亩,奠定了大规模开发荒山的基础。

  “林权转让”打开“社会融资锁”。林权转让融资是该公司通过广泛市场调研而准备实施的一项新举措。林权转让就是有偿转让成林使用权,重点面向城市居民到该基地购买林权,用于解决不足部分资金。此外,他们还实行了社会集资入股、林权证抵押贷款等融资措施。

  农业合作社打开“利益分配锁”。“现在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方式不够完善,公司容易侵害农户利益,农户也容易对公司利益不负责任,应该再加上农业合作社组织。”刘海涛说,公司是投融资的主体,农户是荒山资源整合的主体,而农业合作社才是利益分配的主体,这三者互为依托,共同受益,共担风险,才能有效调动各自的积极性。目前,他们已经注册成立了平山县葫芦峪生态农业合作社,并注册了“百仙坨”牌商标。

  现代农业“立体化”致富

  按照该公司提出的“向荒山要果,向荒山要粮,向荒山要健康”的经营理念,该基地将建成以优质核桃种植为主,集设施农业、立体养殖、农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

  为此,他们聘请了河北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为项目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将完成整地1万亩,发展日光温室1000亩,苗圃1000亩,养鸡10万只,养猪1万头,引进繁育澳大利亚奶绵羊2000只,核桃深加工初具规模,形成一个万亩核桃园区、一个百亩核桃加工贸易园区、一个300亩的养殖园区,安排剩余劳动力1000人,项目区涉及村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目前,万亩核桃栽植任务、苗圃建设已经完成。

  “农业经济也要形成循环经济、高效经济。”据了解,该基地“种、养、加”将形成一个有效的内循环圈。产出的核桃、猪、羊为深加工准备货源,核桃林间作的苜蓿草为猪、羊、鸡提供饲料,禽畜的粪便作为林、草、蔬菜的有机肥料。为提高产出,他们重点在科技、品种上下工夫,瞄准国内外尖端科技的引进和使用,力争在农业生产、加工等诸多方面最大限度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而这一切,都将成为城里人进行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去处。本报记者 岳金宏通讯员 范会成

 

    (文章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