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梧桥之变 喜看城镇辐射下的土地流转变迁

2008年12月24日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苍南县龙港镇梧桥村地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苏巧将 摄

  温州网讯 梧桥村是一个正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村落。它地处苍南县龙金大道东侧,北距龙港镇世纪大道仅2公里,属城乡接合部,规划中的龙港镇高级中学新校址落在村东。  今秋,村民张胜楼结束了常年在外的打工生活,回到村里种田了。吸引他回村的起因是,村里在政府的支持下,将零散的土地流转起来,集中了150亩,采用保温、滴灌等先进农业技术,建起了连片的标准化钢管大棚,让村民转包去种植番茄。

  眼下,张胜楼等24户村民前来承包下了这150亩大棚。棚里的番茄也已开花、结果了。

  “为什么要回来种地?”记者问。张胜楼说:“回来好啊。家里待着舒服,种大棚有效益啊。”

  笑语的背后,是像张胜楼这样的梧桥村民从离开土地到回归土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小村土地流转过程的见证。

  离开土地:

  奔向梦想中的“农民城”

  如果把时间倒回24年前,张胜楼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那一年,他看着大哥、二哥“逃跑似”地离开家乡和土地,奔向刚刚启动建设的“农民城”——龙港,他满心羡慕。

  “那一年出走的村民不只是张家兄弟俩。龙港建镇,让很多人热血沸腾。从那年起到1989年,我们村400多户,近一半迁居到了龙港。”翻着村庄资料,村支书吴玉金介绍说。那是梧桥村民进城的高潮,人人都渴望由此脱离农民身份,去做一个城里人。

  村民走了,他们的承包地怎么办?村里的老人说,龙港建城之初,很少有村民会举家搬迁。大多是青壮劳力外出,老人留守,或几兄弟中留下一人,照看土地。

  龙港建城对梧桥村的第一波辐射——亲朋间的小规模土地流转,由此形成。

  但是,随着龙港经济飞速发展,农民城的品牌效益逐渐显现,进城的村民与务农的村民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收入差距。谁还甘心独自留守呢?

  当人们逐渐认同城市价值,“进城者闯荡市场,留守者固守土地”的模式改变了:发展较好的村民开始把家人接出梧桥;务农的村民则变得“身在农田,心向城市”。村里有了一种异样的声音:进不了城的都是没本事的人。

  然而,进城的村民再有本事,照顾自家承包地依然是一种必须尽到的义务。于是,举家外出的局面下萌发了“贴钱代种”的流转形式。

  100元每年每亩、200元每年每亩,土地的代种价格随着村民进城热连年水涨船高。到1995年,较早离开乡土的吴启球一家每年要为留在村里的4亩多地支付近千元的代种费用。

  “没效益还要白贴钱,这种地不要也罢。”

  吴启球说的不是气话。在1998年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中,他带头提出要放弃所有的承包地,并要求以签字画押的形式加以确定。

  “我们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坚决。”吴玉金说。

  对于把土地视作生命的农民来说,放弃土地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吴启球这样做了。10多户举家搬迁至龙港镇的村民也这样做了。他们从此彻底与农村划清了界限,转入城市生活。{Npage}

  当然,随龙港户籍制度的改革,进城拥有房产的村民都可以划归龙港城镇居民户口。除了吴启球等10多户外,大多数梧桥农民对于土地依然抱有根深蒂固的感情。在城市化面前,他们选择持土观望,哪怕土地因缺乏效益无法流转,也不过是个人自扫门前雪而已。

  但是,在这一片平静之下,农民向利的心情没有改变。2005年,梧桥村又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人开始售卖地表土。

  地表50厘米的土层是农田精华所在,累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是土地生产力的根源。售卖地表土,等于宣布土地作为农田的死刑。

  当土地产出没有效益,又没人肯承包的时候,梧桥农民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述说了自己对于土地价值认同的改变。

  回归土地:

  眼界开阔土地价值提升

  尽管城市化让梧桥农业经历了种种极端,但毕竟还有张胜楼一样的返乡村民。他不是第一个回归农业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而这种改变同样源于城市化。

  “其实我们村各种资源、条件都还不错。一些在外面开过眼界的村民,喜欢回来发展。我自己就是。”吴玉金的另一个身份是厂长。靠着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与人脉,他在村中创办的华丽标牌厂已经初具规模,不仅帮近百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也是村集体建设的周转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随着2001年并入龙港镇,梧桥村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龙金大道、世纪大道,让这个曾经偏处一隅的小村与城镇缩短了距离;6年间从龙港镇获得的200多万元资金,则让村里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了村民在生活方式上与市民的差距。而规划中落户于梧桥的龙港高级中学新校址,预计还将进一步加快梧桥的城市化进程。

  种种美好愿景留住了离乡的人。梧桥村民从一味外出,转向了本土谋生。村两委由此重新审视农业发展。

  今年9月,梧桥村以村委会牵头,整理出150亩连片土地,进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欲种植番茄。因为根据对附近多个番茄种植乡镇的考察,这是一项获利颇丰的效益农业。

  “虽然150亩钢管大棚建设费用要260万元,但根据国家规定,可以从省、市、县三级获得补助120多万元。加上镇里额外配套了80万元,我们自己承担的部分就不多了。”吴玉金说。

  有了资金,梧桥村迅速启动基地建设。村两委与50多户村民依据钢管大棚7年的寿命,签订了涉及150亩、为期7年的土地流转协议。这份协议规定,土地流转金以每亩每年300元为基准,随产出效益按比例提升。

  10月中旬,一张条件极其诱人的钢管大棚承包公告被贴在村口:每亩大棚每年的承包费1500元。这只相当于大棚折旧费用的三分之二。

  张胜楼是最早报名的村民之一。在外多年知晓番茄种植效益的他,以兄弟5人的名义一口气承包了20亩大棚。“我打工一年不过5万多元,还要吃住开销。回家种番茄,一亩少说也有5000元的效益。”一个多月来,张胜楼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地里。

  而在龙港镇龙城中医院上班的村民苏卫星则较为洒脱,他把种植番茄视为投资方式:“好了有的赚,亏了我也赔得起。”

  在他们的带动下,150亩大棚顺利发包。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都对明年的再次流转跃跃欲试。与人合伙包下10亩大棚的村民黄通吃还意犹未尽:“我还真想再多种三五亩。”

  记者 王晟 金建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