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种植新闻

东北今年有望为中国提供2400亿斤粮食

2011年08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8月23日电有关专家经分析研判后认为,经过多年保护治理后的东北黑土区,今年有望为中国生产2400亿斤粮食,约占全国粮食产量1/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表示,中国秋粮生产形势向好,后期如不遭受大的自然灾害,实现连续第八年丰收具备一定基础。其中,黑龙江省粮食作物一类苗比例达到94.5%,比常年提高9个百分点;内蒙古粮食作物一二类苗比例达90%以上,长势好于常年;辽宁、吉林苗情也与常年持平或略好。

  地处亚洲唯一黑土带的东北地区是中国的战略“粮仓”。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中国黑土区总面积约3523.3万公顷,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年粮食总产约占全国1/5,商品粮年产量约占全国30%,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粳稻等商品粮供应地,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按照东北地区年初规划,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将稳定在1000亿斤水平,吉林省在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达到600亿斤以上,内蒙古自治区今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超过430亿斤,辽宁在去年实现粮食产量353亿斤基础上争取再获丰收。

  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说,今年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好于前两年,粮食播种面积和高产作物播种面积也较前两年有所增加,如果后期气候条件正常,东北地区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在增产因素中,黑土地治理的效果不容忽视,从长期来看,更是影响未来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性因素。”刘笑然说。

  据了解,由于受到不合理耕种、对土地重用轻养等传统生产方式影响,东北黑土区在上个世纪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水利部门和有关专家的多项调查表明,未治理前,东北地区坡耕地黑土层厚度已从六七十年前的80-10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2%,85%的土地处于养分亏缺状态。

  记者从吉林省水利厅了解到,吉林省水土流失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据黑龙江省水利厅统计,全省每年流失掉的土壤约2-3亿立方米,由于水土流失每年少收22.5亿-25亿公斤粮食。

  为了给日益“消瘦”的黑土地增肥,自2003年以来,中国先后在东北黑土区实施多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涉及50多个县(市、旗、农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近4500平方公里。以黑龙江省为例,总投资计划2.5亿元,总治理面积达220万亩。

  吉林省水利厅厅长宿政说,“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先后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区一期工程、国家农发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等一批工程,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65平方公里,项目区内每年减少耕地损失1000余亩,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100万吨,每年可以增产粮食3006万公斤。

  分析人士指出,把黑土地保护写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表明了中国政府保护治理黑土区的决心。中国采取在山坡地带修建梯田,在农田周围修建防护林,恢复草地和荒地的植被,对偏远地区推进封山禁牧等措施防风固土,控制水土流失。

  在东北黑土区,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手段已成为农民们保护黑土地的有力“武器”。

  黑龙江省双城市重点推广土壤培肥地力工程,动员和组织农民大量施用农家肥。双城市副市长文立恒说,有些乡镇土壤有机质含量已达3.5%,恢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水平,玉米单产达1700斤,而且品质好价格高。

  目前,东北黑土地保护项目正持续运行。为强化全社会对黑土地保护的重视,黑龙江省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吉林省从去年开始启动全省中部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利用7年左右时间,实现黑土区土壤肥力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刘笑然认为,黑土地治理与保护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未来中国东北“粮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减缓黑土区水土流失到恢复黑土区土地肥力,中国黑土区保护仍然任重道远。(记者王春雨徐扬刘毅非)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