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土地整理”致3000亩粮田减产(图)

2010年12月31日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守着河水没水浇麦,都是因为新建的电灌站设计不合实际造成的。

  连日干旱无雨,阜南县洪桥镇白集村3000多亩小麦,守着清澈的河水却在“喊渴”,12月24日,记者现场看到,这片奄奄一息的麦苗出苗率很低,不少地块已经看不到绿色,不蹲下身来仔细寻找甚至都难见麦苗。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已经瘫痪两年多的新建电灌站无法抽水。

  村民痛心地算了个账:2009年水稻和2010年小麦两季庄稼,因旱涝就减产几百万斤粮食,明年小麦减产又已成定局,有的甚至面临绝收的命运,损失难以估量。

  什么原因造成上述情况?新建的电灌站为何不能投入使用?24日,记者来到洪桥镇白集村调查此事。村民介绍,造成庄稼减产原因,是因为当地实施一个土地整理项目造成的,老电灌站被拆除,新电灌站因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久拖不能完工。虽然不远处的死洪河有满满一河水,村民只能干着急,眼巴巴地望水兴叹!

  据了解,2008年,国家拨付780万元专款用于洪桥镇省级“土地整理”改造项目,该项目区涉及土地面积5000多亩,事关白集、唐湾和郑湾三个村。工程计划修建电灌站、灌溉渠、生产路等,由阜南县国土局负责实施,2008年6月开工,原计划2009年5月底完工。

  据村民介绍,开工前,中标单位对原有的电灌站及生产路进行拆除,并请江苏一设计单位做了施工草图。尽管该设计单位也派人实地测量过,村民代表认为做出的草图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多次以不同形式提出反对意见,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但是均未被采纳。

  “把我们的老电灌站扒了、渠拆了、路毁了、沟封了,新工程做了半拉子,却又不见工人来了!”村民介绍,死洪河是当地主要灌溉水源,老电灌站1976年建成,直接取死洪河的水;主渠顺应当地地势南高北低,沟渠设计合理;水泵吃水量达4米多深,灌溉能力强,村里3000多亩庄稼能旱涝保收。和老电灌站相比,新电灌站及沟渠设计方案不合理又不符合实际,不得不停工。如按此方案继续施工,水泵最多只能抽1米多深水;水位低的时候,水泵甚至在水面以上,成为无用的“旱泵”,更谈不上抽水灌溉了,因此造成现在的涝不通、灌不能、路不畅、苗受损的境地。

  设计方案究竟有哪些不合理?村民介绍,白集村处于洪河水分洪道狭长地带的下游,同时也是洪河镇排涝大沟的终点,极易遭受洪涝之害。当地地形南高北低,水应从高往低、从南往北灌溉,而新电灌站主水渠却硬是违背实际“反着来”——建得南低北高,电灌站在南部,水很难从南向北进行灌溉。同时,支渠设计得太小,且比主渠还要高,主渠的水难以通过支渠流到田间。另外,主渠、支渠上,斗门、过路涵等设施少;生产道路设计与村内道路不连接,村民生产、生活没法出入;道路狭窄,大型农机具如联合收割机等不能通过,小农用车都无法会车、掉头,农业生产非常不便……

  记者实地看到,新电灌站框架基本形成,只有水泵还没有安装,村民用竹竿在水泵抽水处试水,经测量竹竿浸水高度仅为1﹒4米,水泵吃水深度可想而知。主渠、支渠内干涸无水,支渠不仅狭窄,还明显高于主渠入口。

  “国家投巨资修水利工程,想让农民高产、增产、稳产,不但无法实现,反而减产,劳民伤财!”村民气愤地说,现在不合理的设计图纸无法继续施工下去,项目早已停工,施工队撤走,留下“半拉子”工程,村民多次上访,县国土局领导也曾承诺“今年9月彻底完工”,然而,至今又音信全无,不知道还要拖多久……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阜南县国土局核实情况,但该局未予回复。对此问题,本报将继续关注。(记者 姜红 实习生 许灵国 文/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