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土地托管

枣庄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情况的调查

2009年02月21日 来源:枣庄日报

    我市创建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创新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促进了农村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如何保证在家庭承包制稳定的前提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市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设顺应了这种时代要求,一方面,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作用,使农村土地进入市场,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既实现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和保障功能,又实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达到了“稳制活田”的目的。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有形市场的运营,发挥了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土地流转中主要起到示范、服务和引导作用,避免了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不适当行政干预,避免了私自流转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差、纠纷多等问题,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滕州市西岗镇在2006年下半年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时,土地流转费一般每亩200至400元,通过一年半的市场化运作,目前土地流转价值成倍增加,一般每亩600至1000元,最高达1400多元,建成了甘桥、丁堂莲藕种植,丁庄等17个村的冬暖大棚保护地栽培,共41处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基地,该镇自2007年以来,没有一起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上访案件。

  实现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运作,受让土地的企业或种植大户,为了获取租地成本外的更大收益,不再从事传统的粮食种植,而是通过技术、资金投入,集约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以实现其经营目的。龙阳镇通过出租、互换、转让共流转土地8130亩,建成了优质大枣基地、现代化养鸡基地、大型养猪育种中心、旅游观光林果基地等26处,其中浙江客商投资300万元,租用冯庄村新开发土地500亩,栽植白茶苗58万株,预计亩收益10000元以上。桑村镇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占地5000余亩的红椒种植基地,年亩均收益20000元以上。西岗镇坤达食品有限公司租用农户土地1700亩,建成占地300亩的肉牛生产基地,占地700亩的脱水菜生产基地和占用矿区塌陷地700亩的速生杨生产基地,下一步该公司的脱水菜和活牛均可直接出口,效益颇丰。

  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与基地经营业主签订合同,基地业主按合同约定进行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利益链接体。2007年,滕州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农户2.7万户,涉及经营流转土地面积2.6万亩。该市部分养殖户租用其他农户土地,依托盈泰集团,建设标准化肉鸡、肉兔养殖大棚420个,年出栏合同鸡、合同兔4000万只,肉鸡生产被列为“全省农业十大产业集群”。滕州市南沙河镇南池村兴滕食用菌产销协会,通过土地流转搞香菇大棚种植。目前该协会已建香菇大棚200多个,面积近300亩,年亩均效益15000元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变,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拉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市场运作,不愿经营土地的农户可以及时转出土地,使流转农户“进”可以放心地进城务工经商,“退”可以凭借土地承包权,有稳定的流转收益保障,避免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的规模流转,能够有效地吸纳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滕州市2007年农村劳动力总数73.33万个,转移劳动力20.6万个,较上年底新增转移劳动力2万多个,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21家,实现年销售收入77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元。

  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市场化的土地规模流转,使农民的收入明显增长,流转土地的产出效益成倍增加,规模经营户的收益丰厚,多方面的期望效益得以实现,土地流转既健康有序,又避免了纠纷,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据对已流转出土地的3600户农民的调研统计,年人均收入比土地流转前增加586元。据对受让土地的68个规模经营农户的调查,亩均收益达到了10260元,是原承包方分散经营收益的20.8倍。西岗镇流转的1.2万亩土地,年亩均效益7500元以上,比过去分散经营小麦、玉米效益翻了两番。滕州市羊庄、山亭区水泉、徐庄等乡镇部分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大棚樱桃、板栗等规模种植,不仅流转双方效益好,而且建成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无公害标准化基地等,促进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page}

  记者采访中感到,我市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不仅是一种机制创新,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是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引导农村土地进入市场自愿、依法、有偿、规范流转,既稳定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又活化了农村土地使用权。这一流转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和完善。

  二是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和政府的示范、服务、引导,实现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破解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的难题,加速了现代农业的进程。

  三是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作用,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地矛盾、发展用地矛盾等现实问题,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四是虽然我市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今年以来,这一做法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为了持续保持领先水平,建议各级财政拿出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方法,扶持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设。要在全市尽快普遍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还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认识再提高,机制再规范,措施再强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