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海南乐东:南繁基地万亩田菁还田养地

2025年11月12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田菁粉碎还田现场。受访者供图

  近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内,1万余亩田菁长势旺盛。随着农机轰鸣,田菁已进入粉碎还田阶段。

  这是由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南繁基地土壤地力提升行动现场,该局通过在非南繁季种植田菁、撒施石灰、科学还田等措施,针对性解决南繁生产过程中“只用地不养地”导致的土壤衰退问题,为国家南繁硅谷建设夯实土壤基础。

  南繁育种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每年10月到次年4月,1000多家单位到南繁基地开展科研育种,此后基地便会进入长达约5个月的“空窗期”,不仅面临台风暴雨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更因长期连作、养分透支出现土壤酸化、有机质偏低和板结等问题,直接影响南繁育种质量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为此,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投入400余万元启动“万亩田菁”绿肥种植计划,示范引导南繁单位树立“用地与养地并重”理念,通过绿肥种植与综合改良,将“空窗期”转化为“养地期”。2025年7月项目实施以来,已覆盖乐东40家固定南繁基地约260家南繁单位。

  为何选择田菁作为夏季绿肥?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博士郑继成给出专业解答:田菁喜热、耐涝、耐盐且抗病,生长2个月即可达2.5米高,其肥效优于同等重量猪粪,压青还田后相当于每亩增施1~2吨有机肥,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含量,同时降低土壤酸性、活化有益微生物。更关键的是,田菁通过挤占杂草生长空间,切断病虫害传播链,为后续育种减少隐患。

  为确保实施效果,该项目采用全流程科学管理模式。南繁季结束后,首先将各基地清园,清除地膜与作物秸秆并翻整土地;随后通过无人机统一撒播田菁种子,保障种植均匀度;还田阶段,搭配撒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旋耕粉碎田菁植株,既避免“绿肥影响农时”,又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项目实施过程中,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组织技术人员定期赴基地指导监督,确保措施落地。

  “往年,我们基地的土地因坡度大、含沙量高,闲置时水土流失严重,板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黑龙江省南繁基地负责人张时轶说,“今年种上田菁后,土壤明显疏松了,保水保肥能力也强了,这对我们后续育种太重要了。”

  以前夏季过后,仅清理杂草、整地就要花不少钱,化肥用量也大。土壤肥力提升后,下一季化肥用量减少,机耕成本也相应降低,这是“养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种植与改良方案,探索更多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养地方案,持续改良提升南繁基地地力水平,不断夯实南繁科研育种的沃土根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