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叶县大地,晨光熹微,田垄染金。
在田庄乡张申庄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李彦淼一大早来到田间地头,只见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湿润的土壤,仔细查看墒情。
“再过几天,墒情就正好了,我就能第一时间组织机器下地播种!”他站起身,望着眼前平整如毯的田块,脸上满是期待。
作为拥有123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县,叶县始终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6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稳居全市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叶县在仙台镇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万亩,安装气象服务站、配备水肥一体机、建成物联网控制中心,实现农田精准管护。
据统计,示范区内的玉米比普通田地亩均增产400斤以上,花生、大豆亩均增产100斤以上。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叶县创新推出“全流程托管+菜单式服务”土地托管模式。河南天硕农业集团总经理张银垒算了一笔账:“我们托管全县5.5万亩土地,覆盖50个村,服务社员超7000名。农户每亩地节约成本200元,增收300元,真正实现了‘你外出赚钱,我代你种田’的双赢局面。”目前全县已培育合作社1037家、家庭农场228家,带动超70%小农户参与规模化经营。
叶县还依托境内流域土壤富硒优势及68万亩绿色种植基地,打造富硒小麦12万亩,全力建设“绿色富硒小麦第一县”。在河南创大面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发往上海的富硒挂面订单。“我们的富硒挂面贵的每斤可以卖到20元,是普通挂面价格的4倍。”公司董事长赵胜利自豪地说。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当地投资4.3亿元建设金创富硒小麦产业园,推动富硒小麦深加工。目前已研发10多个系列、90余种富硒产品,实现了“好粮食卖上好价钱”。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叶县还大力发展食用菌、辣椒等特色产业。任店韭菜、龙泉食用菌等园区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中药材小镇”“硒麦小镇”等特色乡镇不断涌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发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