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刚过,地里的农活儿告一段落,可不少农户却发了愁:为啥草莓种了几年就不长了?为啥草莓、生姜、药材越种越少、病越来越多?这地,好像“累坏了”。
11月1日,在大连,一场特别的大会为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带来了新办法。这场由大连海发集团旗下大连绿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交流发展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和政府代表齐聚一堂。
大家聊的是一个专业词——“土壤熏蒸”,说得通俗点,就是给土地“消消毒”“洗个澡”。就像人感冒了要治病,土地种久了也会“生病”。连续几年种同一种作物,土壤里的病菌就会越积越多,导致庄稼减产、品质变差。数据显示,种了3年到5年的地,八成以上都会得“土传病”,轻则减产两成,重的能少收四成,全国每年因此损失超过300亿元。
怎么破?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顶尖专家纷纷支招。他们推荐的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就是一种高效又环保的土地治疗法。用这种技术处理过的地,能杀死土壤里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让土地重新“活”过来,还能少打农药、少用化肥,种出的菜更安全、果子更甜。
安丘市相关负责人上台分享了安丘的经验:“过去十年,安丘大力推广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百万亩良田焕发了新生。地域减少农药投入2.5亿元、化肥2.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亿元。最具代表性的大姜产业,姜瘟发病率从70%降至10%以内,亩产实现跨越式提升,每亩可增产3000斤。农产品安全标准更符合国际认证要求,出口率显著提升。”这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在场的人惊叹。
在现场,大连绿峰化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攻关熏蒸技术智能化装备研发、土壤熏蒸技术等课题,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一合作将整合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化能力,推动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在精准施药、智能监测、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