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麦种前计划完成800亩土地托管,目前已签400多亩,有党员带头、有保底分红,乡亲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10月27日,在山东菏泽市郓城县水堡乡顺河楼村委会内,村支部书记崔连国一边整理刚签好的土地托管协议,一边向记者介绍村里的新变化。
顺河楼村土地托管能快速推进,党员带头是关键。作为首批签约户,党员张修群的选择,给不少有顾虑的村民吃了“定心丸”。“规模化种植能降风险、保收入,还能把咱从地里解放出来,要么外出务工,要么给合作社干活,多一份收入,我肯定第一时间响应。”张修群说。70多岁的村民张祥云也捧着协议说:“孩子在外工作,老两口种地早力不从心,现在托管出去有保底、有分红,省心又划算!”
收益账必须给乡亲们算清楚、讲明白。崔连国拿出“保底收益+盈余分红”模式的收益明细,真正实现了农户得实惠、集体有收益、企业能盈利的三方共赢。为破解土地细碎化、劳动力外流、生产效率低的难题,水堡乡构建“党支部+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公司+农户”协同机制,由鑫福农业配备大型农机、推广新品种和标准化技术,提供耕地到仓储的“一条龙”服务。“托管地块亩产比传统种植提升10%以上。”鑫福农业负责人赵鑫介绍。目前,水堡乡顺河楼、杜楼、赵西南三村已完成800余亩托管,赵东南村等正洽谈第二批合作,预计新增面积超1000亩。
不止水堡乡,杨庄集镇后孙庄村的土地托管实践同样亮眼。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的红耕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将300亩零散耕地整合为“大田”,再托管给鑫福农业,还引入中化农业MAP技术,强化规模化生产能力。“我家12亩地在试验田,专业团队管全流程,秋收后算下来,比自己种收入还高!”村民孙从国说。据统计,仅秋收一季,后孙庄村托管地块就实现总增产超9万斤,带动农户总增收超6万元,村集体也同步创收近4万元。在其示范带动下,该镇陈楼村、袁屯村也已启动土地托管工作,规模化经营的“增收效应”正在逐步扩散。
从单村试点到多镇推广,土地托管成了郓城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该县累计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812家,这些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推动农业从“单打独斗”转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