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后地块碎得像‘补丁’,种点庄稼费时又不挣钱,现在把地交给合作社托管,不仅省心,一年还能多赚不少!”秋收时节,夏县胡张乡朱冯村村民冯机庆握着刚到手的土地托管收益,脸上满是笑意。
朱冯村由朱村、冯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耕地4460亩,人口1500余人。然而合村之后,“分散”成了村子发展的最大阻碍,“地块碎、撂荒多、人心散、矛盾多、治理难”的“成长烦恼”接踵而至。
“把地拢起来、让心聚起来,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朱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土地托管合作社理事长郭丙吉介绍,朱冯村把目光投向了土地托管,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四位一体托管模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能让土地生金,让村民得实惠、集体有收益。
一开始不少村民有顾虑,怕托管后收益没保障。为打消村民疑虑,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把自家土地纳入托管,并成立政策宣讲队,逐户走访种植大户,听取村民意见,用“现身说法”讲清托管好处。
很快,“组织联建、服务联动、利益联结”的“三联托管”框架搭建起来。村党支部领办土地托管合作社,推行“村社合一”,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党组织成员根据兴趣、专长嵌入合作社关键岗位。同时按“把党小组建在村事上”思路,成立产业就业功能型党小组,服务农机队、产业组等“微组织”,还延伸出“3+X”议事协商组,在村级和村民小组设协商议事点,土地纠纷、托管细节等问题“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在服务端,合作社打造“全链条”保障,整合资源购置了20台带GPS定位的先进农机,推出“订单式种植、托管式管护、直供式销售”服务,为30余户老年农户量身定制专属订单,从选种、施肥到收割、销售全程“打包”,彻底解决“种地难、卖粮愁”问题。
去年,朱冯村土地托管合作社交出亮眼“成绩单”,托管小麦3000亩、玉米2800亩,每亩为农户节约成本100元以上、增收100元以上,全村农户年累计增收约70万元。合作社还推出“土地托管+就近务工”模式,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更让村里欣喜的是,村集体通过提取合理管理费,年增收10万元以上。通过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朱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