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种植新闻

从卖桃到“卖”风景——江苏“水蜜桃之乡”蝶变记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夏日清晨,江苏无锡惠山区阳山镇桃园里人头攒动,阳山“新农人”付亚涛和家人麻利摘下一个个水蜜桃。8点未到,一家人兵分两路:一路奔向自家民宿,擦拭桌椅、备好果盘,迎接新住客;付亚涛则负责装桃发货,手机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不是订桃子的,就是问民宿的。

  暑气渐盛,镇上空气中夹着桃香。道路两侧,省内外牌照的私家车随处可见。“桃子是我们阳山人的‘金饭碗’!”阳山镇桃农蔡盼红一边为客人打包刚摘下的水蜜桃一边对记者说,“每年采摘季,外地游客拖家带口涌来,忙是真忙!”

  阳山镇被誉为“水蜜桃之乡”。2024年,水蜜桃产量达3.5万吨,桃产业链产值超2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万元。当地目光已不囿于枝头,正通过深挖“一只桃”人文内涵,打造“一片桃源”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付亚涛是阳山“新农人”代表。“过去一个月,我们家民宿几乎天天爆满,‘苏超’比赛日更是一房难求!”他兴奋地描述着夜晚的热闹:几十名客人聚在院内,喝着啤酒、玩着桌游,对着电子大屏为赛事呐喊助威。

  “当初看中阳山的自然禀赋,真选对了。”付亚涛说,他和家人在阳山镇打理30亩桃园,巧妙将住民宿与品鲜桃绑定,今年总营业额有望达600万元。“现在阳山成了城里人的‘后花园’,来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滋润着乡土。在阳山镇桃源村,当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超120万元。

  在阳山桃文化创客中心,桃核手串、桃木剑、桃木如意等雕刻作品琳琅满目。创客中心帮助近20名残障村民掌握雕刻、编织等技艺,实现稳定就业。“这里可是游客的必打卡点!”工作人员吴健说,“尤其是蜜桃季,文创产品卖得很火,体验课程都得提前约。”

  创客中心不远处,亲子田园综合体“桃田里”欢声不断。孩子们卷起裤脚,在生态鱼塘里徒手捉鱼、执竿垂钓;小火车缓缓穿梭,稻草人立于梯田背景下,游客竞相拍照。

  夜幕到来,桃心小岛露营基地篝火燃起。星空集市上,年轻情侣捧着“蜜桃奶茶”闲逛,音乐舞台飘来民谣轻唱。“暑假带娃来,白天摘桃晚上露营,能够感受到田园乡村的独特氛围。”苏州游客李敏说。

  阳山的魅力不止于此。春天万亩桃花竞相绽放的桃花节,活力四射的阳山半程马拉松,还有蜜桃音乐会、烟花大会、“夏季村晚”、四季村味……贯穿全年的节庆活动持续点燃人气,阳山去年吸引游客达230万人次。

  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许彤亮说,阳山镇深挖“一只桃”潜力,开发出20余种衍生产品,还通过“农文旅+康养”模式,形成“春花、夏桃、秋渔、冬浴”四季品牌。

  为盘活资源,阳山镇近年来及时清退138家散乱污及低效企业,成功释放文旅和产业用地1350余亩,还整合碎片化桃田3600余亩,全面提升环境面貌和空间承载力。

  曾经“拆留两难”的半空心村山南头,一晃成了粉墙黛瓦的文化艺术村,美术馆、乡村书屋、特色民宿、咖啡馆一应俱全。“80后”村民郁薇回乡创业,连开两家咖啡馆,“生意蛮好,一个春天就把全年房租赚回来了”。

  “依托生态和特色农业优势,打造小而美的乡村型度假区,是阳山‘出圈’的关键。”许彤亮说,“未来,当地将继续以‘桃’为脉络,擦亮‘桃文旅’品牌,让‘桃经济’惠泽民生,绘就‘世外桃源’乡村振兴新图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