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河源一青年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回乡创业

2010年04月22日 来源:河源日报

王确(前)和工人一起包装腐竹

  现在,王确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原因很简单,不久前市委书记陈建华前往和平县调研时,特地去了他创办的腐竹厂参观,还亲手做起了腐竹。

  “前一天晚上,知道市委书记要来厂里参观,我兴奋得彻夜未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确仍然激动不已,“这是对我们外出青年回乡创业的莫大鼓励和支持。”

  王确生于1980年,是和平县合水镇中和村人。他于2008年11月回乡投资近200万元,创办了一家腐竹厂。

  腐竹情结驱使回乡创业

  王确回乡创办腐竹厂,除了偶然的因素外,更多的是对家乡腐竹的一种情结。

  2008年6月26日,王确还在深圳开公司,请客户吃饭时,客户特地点了腐竹,这令在百年腐竹村长大的王确感到非常奇怪。王确说:“客户还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起了腐竹的营养价值,当晚大家都非常愉快,生意很快就谈成了。”饭后,让王确更惊讶的是,刚刚吃的腐竹产地居然是自己的老家!

  老家的腐竹居然能上深圳酒店的饭桌,这让王确万万没有想到。

  当晚,王确失眠了,他心里构思着把老家的腐竹做强做大的蓝图。

  一个月后,王确关掉了深圳的公司,决定回乡创业做腐竹。“放弃眼前收入那么高的公司,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腐竹更令我向往。”王确说到此,没有半点后悔当时的选择,“我的公司仅创办一年的时间,收入近200万元。高回报的生意同时也存在着高风险。”

  投资办厂带动村民致富

  2008年11月,王确回到老家,用所有的积蓄投资创办了一家腐竹厂,厂房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工厂除了保留传统的工艺外,蒸汽熬浆、烘干、检验等一系列生产过程全部采用了现代化的设备。

  王确还雇用了当地30名村民到他的厂里上班。工厂刚试产一个月,日产腐竹达1吨,且全部脱销。

  王确回乡创办腐竹厂后,陆续带动了许多中、青年人回乡创办腐竹厂,重新做起了腐竹。据中和村村委会主任王新荣介绍,该村现有140户村民在生产腐竹,日产腐竹100公斤的有30户,50公斤的有50户。全村日产量5吨以上,年产值超1000万元。

  事实证明回乡创业完全正确

  现在,王确越来越坚信自己选择回乡创业的正确性,就像当年前往深圳淘金那样。

  1999年,王确高中毕业独自前往深圳淘金,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做专职司机。王确说:“当时的月薪有1万多元,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钱。”在农村长大的王确,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年都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

  但就在别人投来羡慕目光时,2007年3月,王确辞职了。“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但我自己很清醒,觉得自己该出来创业了。”

  2007年8月,王确用8年的积蓄投资创办了深圳爱尚礼品有限公司;2008年8月,王确放弃盈利良好的公司回乡创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