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决策建议|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23年09月27日 来源:重庆日报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考察时指出,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兴则百姓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重庆农业农村发展,关键是做好“特色”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立足资源找特色。立足农村的物种、山地、气候等资源,寻找特色产业发展突破口,因地制宜,巧打“特色牌”,把当地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突出特色资源要素汇聚,深化已有的茶油、柑橘、荣昌猪、雷竹、茶叶等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产业品牌,持续加强“巴味渝珍”“三峡柑橘”系列品牌培育,巩固提升“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优势品牌,积极打造中药材“渝十味”等特色品牌,构建差异化的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为群众带来更多收入。

  产业布局促特色。推动特色产品升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品牌,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同时,统筹乡村特色产业生产、研发、加工、物流等布局,引导初加工、仓储保鲜、包装运输、电商销售等产业向产区聚集,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加工示范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形成不同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新雁阵”。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积极探索适合重庆山地特色的数字农业模式,打造一批数字种植业、渔业、加工业等特色产业数字应用推广基地,从而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完善特色产业布局,农民不仅可以从产品生产中受益,还能在加工、分选、包装、运输、电商销售等新产业新业态中实现增收致富。

  三产融合增特色。农村三产融合的产值规模远远大于单一农业生产,有助于实现收益累积效应,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通过农林牧渔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联合种养,探索“村集体+农户+产业大户”发展模式,培育特色农产品,给农民带来直接性效益。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基础设备,推动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促进农业与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致富水平。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以“农业+”业态推进与科技、文化、旅游观光、养生医疗等深度融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带动乡村旅游、餐饮、民宿、康养等发展,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拓展,将特色产业与文化、体育和旅游有机融合,发展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实现农村特色产业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拓宽农村的发展空间,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农民收入分配格局,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金融服务壮特色。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完善农村产业投融资机制,健全银行产业信贷体系,加大首贷、信用贷等信贷力度,合理放宽借贷门槛,提供全链条一体化融资解决方案,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进入特色产业。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根据重庆特色产业需求创新涉农金融产品,细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等差异性融资需求,探索打造“花椒贷”“柑橘贷”“活体贷”等数字金融产品,推动“农品慧”“农牧慧”“生猪数智贷”等数字化新产品先行先试,满足农村多元融资需求。深化拓展“金融+保险”等融合发展模式,建立相应风险担保机制,探索新型资产权益担保方式,丰富农业保险产品供给,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保障农民收益。拓宽期货市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可进行期货交易的重庆特色产品品类,推广“保险+期货”交易模式,以期货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健全政府产业补贴机制,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发展适合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为农民增收致富引入金融“活水”。

  三位一体强特色。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重庆特色产业发展,提升群众增收致富的内在动力。一是推动科技兴农。联合重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基地,发挥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以“揭榜挂帅”等方式,围绕火锅食材、柑橘、榨菜、茶叶、预制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联合攻关。要加紧研发重庆山地需要的小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二是推动教育兴农,充分发挥教育对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要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注重扶志扶智,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三是推进人才兴农。开展高素质农民和本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育,让“门外汉”逐渐变成“土专家”,培育一批乡村工匠和实用专业人才,扶持一批特色产业带头人,培养一批爱农村、懂技术、善管理的乡村人才。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提高乡镇、村两委班子领导乡村振兴的能力。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激发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的内生动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