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媒体联动

红星闪闪的十里文村 党的基因在文村

2023年08月22日 来源:农村土地网 作者:王建勋 孙安荣

  上古时期,稷王山区美丽妙龄的女子姜嫄因大雪封山,行走时践天地足迹而感孕生后稷,稷教民稼穑,华夏民族从此告别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开启农耕文明的时代,形成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然而上世纪初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可庆的是以镰刀斧头为标志的中国共产党在神州大地呈星火燎原之势,牺盟成员将党的基因植入稷王山区,从此山区人民奏起了抗战、革命、振兴、富强的新乐章。

  1935年薛希文、1936年牺盟成员在文村宣传抗日救亡发展党员,到1938年底文村党员人数达三十余人,东文支部秦尚武负责、南文支部王民负责。38年加入南文支部的有王艮太,王金斗、王增盛、王德荣等十一名党员,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支部建立了地下交通站,名义为“德盛全”杂货部,站长王增盛,交通员李志杰。曾昭煌、王永福夫妇多次被抓严刑拷打,他们坚决严守秘密,不论环境怎样恶劣,根据地无一人暴露党的秘密。

  正是由于文村地理环境、党员发展的优势,中共乡吉特委1938年春指示创建中共稷王山县委,领导万泉、稷山、闻喜、安邑、夏县根据地一带的党组织和抗日斗争,秦居信、李承儒先后担任县委书记,县委机关驻万泉县南文村。1938年5月乡吉特委汾南办事处迁至南文,办事处主任朱佩瑄。1938年7月牲盟稷王山边区工作委员在南文成立,边委负责人先后有芦民安、郭怀笃、薛光平等。1938年10月,根据汾南中心县委的指示,建立了中共万泉县委,樊文秀为县委书记,杜思忠为组织部长,薛希文为宣传部长,驻根据一带的东坡村。1939年汾南中心县书记贾全明以难民身份住南文王树林家领导根据地党的工作和抗日工作。

  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1939年民族解放运动先锋大队在东坡村组建,大队长王炯,作为晋南地区的主要抗日武装115师独立游击支队第一大队,山西新军212旅在稷王山区组建驻守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二战区地方工作团团长吴哲之在此加入中国共产党,212旅旅长孙定国在根据地工作期间向党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汾南人民子弟兵从稷王山区走向全国,溶入革命的大熔炉,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子弟兵浴血奋战染红了党的基因,经过二十八年的战斗洗礼,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从新站起,奠定了党的领导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在改革开放、发展富强的道路上继续指引我们快步进入世界发展的前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汾南血债反击战

  1937年,日军侵占我华夏腹地,不仅摧毁我武装力量,还在广大的居民区制造无数惨绝人寰的血案,在汾南万泉县陈闫村开膛破肚杀害77名男丁,震惊觉醒了被奴役的晋南儿女。日寇在根据地一带扫荡百余次,两次最为惨重,一次是1938年腊月二十六日,架起机枪在南文村扫射,王喜祥的妻子怀抱小孩,母子中弹不幸身亡。刺瞎李闷娃五十多岁母亲的右眼,砍断左臂,扔进深沟,脑浆四溅;二次是1940年二月初十,日寇集结几个县的兵力闯入根据地,顿时马嘶人吼更为惨重。侵占期间捆打、烧、埋、杀等十余种暴行,打死打残73人,烧毁官府民房270余间及古建文物。

  面对日军的暴行,115师独立游击第一大队在猗氏县杨庄村打了一场硬仗,夜袭临晋县南关,攻入日伪青训班。1939年1月13日,日军集结万余日伪军对根据地发动“围剿”,孙定国率领全体指战员奋起反击,毙敌二百余名,打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为了从根本上摧垮伪军,4月3日起组织了一次西行反击战,政卫一支队突袭嵋阳镇将尚老四包围起来,迫使尚部开往中条山,拔掉了嵋阳据点。4月9日,孙定国又率部队包围万泉县城,将万泉城的敌人全部击溃,收复万泉县城,乘胜追击至胡村将敌包围,毙敌甚众。1939年7月1日,孙定国率全体指战员一夜从翟庄前进到荣河、万泉交界的贾村、通爱、吴薛一带,以巩村、大谢为中心,西至荣河县边、东到万泉、高村一线,设置两个伏击区,切断荣河、临晋、万泉、河津之间的电话交通线。7日上午10时,满载敌军维持会头目及日军40余人的两辆汽车,开入王正第一伏击区与十一支队发生激战,孙定国立即派56团二营速进至敌左侧,两侧猛烈夹击毙敌30人。敌人另外三辆汽车进入万泉高村第二伏击区,55团三营、56团一营在四十公尺距离与敌展开肉搏战,打死打伤敌40余名,击毁汽车两辆,此次战斗阵亡干部战士数名。战斗的同时,212旅发起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四处书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汾南、保卫大西北等大幅标语。子弟兵的抗战活动在汾南大地遍地燃起。日军中岛师团长说:“汾南是华北的盲肠,不消灭汾南的共产党武装,就不能过黄河”。此后子弟兵两反晋南歼敌解放战场称雄。在英雄的212旅的熔炉里涌现出了以王成林、王墉、邵泽民等一大批血洒疆场的革命烈士,培养了孙定国、柴泽民、朱佩瑄、北沙等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造就了刘金轩、陈先瑞等中将、薛克忠少将等一批开国将军。

  根据地武装力量

  晋西南地区包括吕梁山、稷王山、中条山,是抗战时期的战略要地,是中共中央通向全国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通道。组建一支八路军十分必要。1938年5月,八路军115师独立游击支队一大队正式宣告组成,下辖三个中队和一个工作队。1940年初,部队从稷王山区向太岳区转移时,八路军115师独立游击支队汾南大队全员五百余人,大队长涂则生、政治委员彭之久、参谋长黄凌波、副政委北沙、参谋白宪文、组织干事张秀生、青年干部苗秀川、军需宁龙顺、副官贺富安、书记郭志焕。一中队队长邓步高、指导员梁廷珍;二中队队长冯冠英、指导员张启、梁承泽;三中队队长周昆、指导员曹秀岩;宣传队队长江中枢。

  晋南地区包含临汾、运城地区,抗日战争中晋南地区的武装斗争史是以212旅为主线。212旅1937年诞生在稷王山,1940年荣升八路军序列。在抗战中二一二旅从沁源打到洪洞、浮山、翼城阳泉夏县、运城、临汾、闻喜、永济、三门峡、灵宝,驰骋晋南。解放战争中发展壮大组建了19军、21集团军第55摩托化旅、60军180师、62军185师、186师。1939年7月,政卫一支队升编为晋绥新军212旅,部队在稷王山区时期领导机构人员为:旅长孙定国、政治主任朱佩瑄、参谋长田雨亭、张耀、特务营营长任振中、指导员梁德祥、54团团长梁吉庆、尚四光(党员)、政治主任袁逸田、参谋长刘培德、55团团长李明如、政治主任曹普、副团长任德明、团副少校刘宝树、56团团长刘存让、政治主任杨鹏昆、副团长尚四光、游击一支队支队长王耀晨、政治主任梁德祥、邵泽民、副大队长杨振远、支队副张俊英、游击二支队支队长张天珩、政治主任朱一民、肖平、副主任朱彬文、吴林泉、副支队长吴健生。

  1940年2月,212旅及从中条山撤退到根据地的213旅59团近5000人,115师独立游击支队汾南大队、民运大队、牺盟会等组织的地方干部共7000余人,成立了抗日拥阎讨逆南路军向太岳区进发。总指挥孙定国、总政委张宏毅、总参谋长彭之久、总政治部主任杨立圻、前卫指挥涂则生,前卫由54团、游击一支队、八路军汾南大队组成。本队由212旅部、56团213旅59团、民运大队组成,指挥朱佩瑄,后卫由55团、游击二支队组成,指挥薛克忠。撤换了田雨亭、梁吉庆、刘若水、伍德铭、成德、王辑,着重对旅部、54团进行改组整编。旅长孙定国、政委王成林、参谋长薛克忠、参谋主任陈捷第、政治部主任朱佩瑄、副主任张天珩、54团团长涂则生、政委彭之久。212旅鼎盛时期七八千人号称万人部队,名为晋绥军,实为我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

  稷王山根据地

  稷王山座落于稷山,万泉、闻喜、夏县、安邑等五县交界处,最高处海拔1270米,南北四十余华里,东西约六七十华里。南望运城,北依汾河,东临同蒲铁路与孤山呼应。南文村在稷王山主峰西南。傍大山,临深沟,屯兵于此,进可以出击南同蒲一线,退有沟壑,山岭可周旋,是游击战争的天然阵地,腹地十里文村还有汾南“小粮仓”之称。

  早在1935年南文村薛希文就加入了共产党,在文村进行革命活动。1936年牺盟会员就在文村宣传抗日救亡发展会员,点燃的革命火种发芽成长壮大,成立了文村战工队。东西南三个文村分别成立了党的支部,为稷王山区抗日根据地创建构造了优异的人文环境。

  七七事变后,太原临汾相继失守,日军南进,1938年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寇,日军回师汾南,中共乡吉特委、汾南党组织不失时机地创建了以南文村为中心的稷王山区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中共稷王山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总部设于山西,建立了晋东北、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南四大根据地,稷王山、中条山根据地属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由此四大根据地向外辐射,多次展开,在华北敌后形成了“晋”字头的三大战略区。陕甘宁、晋字头三大根据地等构成了全国抗战战略根据地。根据地的212旅、115师独立游击支队第一大队,转战太岳区构成太岳区的三大武装主力之一,后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

  伟大的党点燃了抗日革命的火种,根据地孕育诞生了汾南人民子弟兵212旅,旅长孙定国;发展壮大了,彭之久、北沙等在地组建的八路军115师独立支队第一大队,子弟兵守护汾南、抗击日寇、保卫黄河、拱卫延安转战山西驰骋华北战场。第二战区战地工作团团长吴哲之兼任山西省十五专署专员,将专署迁至南文处理政务,吴专员在处境危险的条件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较好的社会秩序和政权机构,在地开办了一所“希望”学校。212旅在根据地成立了红色野战医院。汾南中心县委书记贾全明、稷王山县委书记秦居信、李承儒在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牺盟稷王山工委的领导下,根据地附近各村建立了牺盟组织、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儿童团、剧团、自卫队等组织,革命青年参加了八路军、212旅,根据地群众开展站岗放哨盘查奸特、抬担架、慰问伤员、捐款捐物等抗日活动。稷王山区的人民为抗战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山区人民在乡村振兴和祖国富强的道路上,将再立新功、续创辉煌。

  山西新军反顽抗日誓师大会简介

  1939年12月初,“晋西事变”爆发,旧军打新军,破坏了全面抗战的大好形势。中共乡吉特委汾南工委副书记张宏毅,牺盟乡宁中心宣传部长杨立圻,115师汾南大队政委彭之久到南文,力主确定了拥护团结汾南抗日英雄孙定国,反对分裂,掌握部队,争取反顽斗争胜利的总方针,并迅速达成。

  汾南工委、牺盟汾南办事处、212旅、213旅59团、115师汾南大队共7000战士与汾南各县抗日武装、政府、群团及十里文村干部群众万余人于1940年2月6日在南文村召开了军政民联合反顽抗日誓师大会。会上孙定国总指挥揭露了顽固派压迫牺盟,消灭新军的阴谋,宣示了誓与顽固派、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决心。总政委张宏毅以“民青”特别代表的名义发表了讲话,总参谋长彭之久、总政治主任杨立圻等领导都做了发言。全体指战员在孙定国的带领下,振臂宣誓。会中根据孙定国总指挥的提议枪毙了一名顽固分子。大会从始至终掌声雷动,口号声宣誓声震撼稷王山巅,最后以部队为先导,在十里文村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会后以大会的名义和安邑、猗氏、万泉、荣河4县长联名发了誓率七千革命同志与汾南七十万人民共同战斗的通电。212旅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王成林为旅政委。撤销了顽固分子和政治上不可靠的营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职务,实现了党对212旅的绝对领导。部队根据朱德总司令和新军领导薄一波的命令,转战太岳革命根据地。

  山西新军212旅领导及万荣英烈榜

  王成林男,1915年出生于吉林,1936年参加革命,党员,1945年在河南宜阳牺牲,212旅政委、18团政委(旅职)。

  彭之久男,1910年出生于河南镇平七里,1929年参加革命,1937年9月入党,1947年4月在夏县水头牺牲,团政委、卫生部长。

  张宏毅男,1910年出生于河南灵宝,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42年5月在左权县牺牲,太行新华社总支书记。

  王墉男,1915年8年出生于河北乐亭县,1933年参加革命,1936年4月入党,1948年3月在临汾牺牲,团长。

  邵泽民男,1918年6月出生于河北青县,1937年参加革命,1937年10月入党,1944年在河北青城牺牲,团政治主任。

  杨鹏锟男,1914年出生于万荣荣张村,1937年参加革命,1935年入党,1940年9月被敌特暗害,团政委。

  刘存让男,1913年6月出生于平陆东坡,1936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太岳军区牺牲,团长。

  贾全明男,1914年出生于万荣县西贾村,1919年参加革命,1937年6月入党,1942年7月在荣河县范村牺牲,汾南中心县委书记。

  薛希文男,1913年出生于万荣县南文村,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47年在翼城县牺牲,太岳三分区政委。

  董警吾男,1913年2月出生于万荣县小淮村,1938年5月入党,1946年9月在运城烘炉台牺牲,汾南办事处副主任。

  卢民安男,出生于万荣县东赵庄村,1937年参加革命,党员,1943年在临汾李家庄牺牲,团级干部。

  还有杨立圻,牺盟乡宁中心宣传部长,南路军总政治主任。

  王鸿才、王鸿钧、王马福、王守雷、王彦宗、秦中科、秦广泰、秦端午、秦大介、王风山、王光前、余景松、畅明华、吴兴胜、樊旦、黄子杰、樊鸣皋、严明、丁启旺、范世杰、孙诚、牛满仓、孙德明、李银路、薛金才、曹俊发、牛子中、赵雨坛、薛学文、赵丙身、王赵法、杨明、李昌兴、王天恩、陈万里、柴伟、陈俊龙、王永岗、王林、畅国保、王根成、黄金山、卢德胜、畅玉印、吴春鸿、王光(女)、赵振帮。

  稷王山根据地人民子弟兵功臣榜

  孙定国男,1910年5月13日出生于山东牟平县,1932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212旅长、太岳二分区司令、鄂豫陕后方副司令、军事家、哲学家、演说家。

  万朱佩瑄男,1918年11月出生于芮城西陌,1936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猗氏县委书记、212旅政治主任、成都军区常委。

  张天珩男,1916年7月出生于临汾市,1935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猗氏县长、团政委、团长、旅政治主任。

  涂则生男,1912年12月出生于福建汀县,1929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团长、旅参谋长、师长、副司令、少将。

  张耀男,1914年7月出生于原平白石乡,1936年4月参加革命,党员,历任旅参谋长、运城军分区副司令、副师长。

  尚四光男,1914年出生于河南沁阳,1932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54团团长、15纵43旅参谋长、185师副师长。

  北沙男,1914年出生于陕西镇安,1936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游击支队政委、团长、180师参谋长、师长。

  曹普男,1906年11月出生于万荣县古城,1931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团政委、太岳军分区副政委。

  李明如男,1911年出生于江西吉水县,1930年10月参加革命,党员,历任红一军团二师参谋长、54团团长、忻州军分区副司令。

  袁逸田男,1915年9月出生于山西夏县,1937年7月参加革命,党员,历任54团政治主任、62军独立一师政委。

  秦尚武男,1919年出生于万荣南文,1941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游击队长、营长、万泉县县长。

  李承儒男,1914年出生于芮城南卫,1937年3月参加革命,党员,历任牺盟特派员、稷王山县委书记、西南军区军法处长。

  薛克忠男,1914年11月出生于洪洞北卦村,1935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55团团长、旅参谋长、太岳12旅参谋长、19兵团副参谋长、军委工程兵副司令。

  郑方男,1917年出生于山东德平,1935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55团政治主任、成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秦金铎男,出生于万荣东文村,1938年7月参加革命,党员,历任旅教导大队政委、总政青年部长。

  秦居信男,出生于万荣东文村,1938年参加革命,党员,历任万泉县委书记、稷王山县委书记。万荣县王建勋孙安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