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诗外工夫”强农策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编者按:改革与创新是破解三农痛点难点问题、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法宝利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上,尤需发扬创新精神、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要深入总结基层创造,从好做法中汲取好经验。即日起,本栏目推出“深挖三农改革创新活力系列报道”一组,刊发深圳、浙江、海南、甘肃、四川、吉林、北京、上海等地经验做法,重点介绍主销区、发达地区、创新活跃地区,以及基础条件、资源禀赋薄弱地区在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改革创新之举,供各地参考借鉴。

  建设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和近5亿农民的农业强国,史所未有、世所未见。怎样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逻辑上,农业强国建设有两个发起点:一为农业内部发力,提产能、补短板、增韧性,全面强化农业这个国之根基;一为用足外部要素,把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让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等方面的成就最大化地助益农业,在现代化强国建设整体进程中寻求强农滋养。

  这样的推演映射于现实,前者是农业大省大市等主产区正奋力以求的。而外部要素如市场、人才、科技、金融乃至开放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则相对集中在以“北上广深”为典型代表的主销区、发达地区和创新活跃区。这些要素之于农业强国建设的意义同样重大,它们高速迭新,四处寻找新的应用场景,但怎样更好地嫁接和植入农业,仍有待探索。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农业强国建设切换至快车道后的第一个春天,记者来到广东深圳,一路行思一路问,在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探寻“诗外工夫”强农策。

  超大规模市场对农业强国建设有何价值?

  超大规模市场天然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理想试验场,也必然是农业产业升级、韧性增强的内生动力源。

  没有农民,没有农村,几无农田,“三无”深圳却不可一日无“农”。

  作为人口逾2200万、日消耗食品2.2万吨的超级大都市,同时也是供港农产品的重要中转基地,深圳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超大,对品质的要求超高。如何确保优质农产品的巨量供应,是深圳自身必须解答的一道难题。

  深圳不断向上游扩建供深农产品基地,截至去年累计建成“菜篮子”基地196个,种植养殖面积超过100万亩,实现了即便面临极端情况,也能相当程度上确保稳定供给的目标。

  当保供问题解决好之后,主销区之于农业的劣优势就自然转换了——由考验供给转为引领升级,以需求侧倒逼供给侧改革。用一张超级体量的餐桌,带动散布于全国的种养生产为之“升华”,还需要一剂催化剂,深圳给出的方案最终浓缩在“圳品”上。

  “圳品是一套标准,也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导向,它以主销区强劲的价格牵引力、庞大的市场带动力,为上游产业升级注入不竭动力。”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忠介绍,2018年,深圳市启动“食品安全战略工程”,旨在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高于国家标准、香港标准和欧盟标准的圳品标准。为了支撑“圳品”二字,深圳建成国内首个全球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法规动态比对数据库,组建深圳标准促进会,累计发布500项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截至今年3月,深圳已评价通过1135个圳品,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的190种农产品。

  起家于“板车零卖”的茂雄实业集团,是深圳农产品批零领域的龙头企业。“这是广西巴马的蔬菜,认证了圳品,很好销。”茂雄实业总经办主任黄宗炬告诉记者,在茂雄的下游终端,圳品农产品溢价走俏,而上游基地也普遍对加入圳品阵营热情高涨。各地相继出台圳品补贴政策,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主体、加工企业、科研院所将资源要素投到基地建设中来,并主动按照圳品标准自我要求,对生产基地、冷链物流、加工产业园进行全面升级。

  那么,圳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最大的价值在于:深圳这一类市场规模超大的主销区,从满足消费端对品质的需求出发,让“无形之手”发挥作用,辅以政府引导和扶持,在上游产地激起了石子投湖般的层层涟漪,从而拉动了农业产业的大面积升级。

  销区的优势、标准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圳品中。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是深圳最大的“菜篮子”,深圳市民餐桌上80%的蔬菜来自于此,供港蔬菜的70%也由此中转。与一般市场用白色泡沫箱装蔬菜的做法不同,海吉星市场推出了一款灰绿间色的“标准转运箱”。箱体内置全程追踪芯片,任何一次开箱操作都会被记录下来,从而真正实现了包括流通环节在内的全程可控。

  客观地说,标准转运箱并非强科技属性的产品,它说到底是一个改良版的包装箱,这个小箱子难不是难在技术上,而是难在成本上。标准转运箱投放使用初期,单只单次使用所费不菲。但是背靠深圳巨大的市场,推广期流通成本的上涨可以被快速消纳,而一旦进入大规模反复使用阶段,其超高性价比的优势也将大为凸显。

  应该看到,超大规模市场天然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理想试验场,能够让新产品迅速规模化,让试错成本被摊薄。换言之,巨大的市场空间意味着更多的创新场景、更低的创新成本、更高的创新收益,也必然激发更强的创新活力。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这是农业强国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农业强国如何与科技强国建设同频共振?

  科技强农应双向发力,一方面从农业实际问题出发,寻求科技攻破方法;另一方面是从科研原创出发,以科技为接穗、农业为砧木,用技术变轨换农业升级,让农业强国与科技强国建设同频共振。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明确了这座创新之都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深圳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明确提出“抢占育种工具、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表型组学等前沿技术制高点”。

  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中,“更易于耕种的多年生稻品种培育”是唯一由中国团队主导完成的成果,也是全球农业领域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多年生稻的密码合成于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亚洲栽培稻的远缘杂交。

  亚非稻种的结合,绝非偶得,而是育种经验和基因技术的联袂之作。早在2005年2月,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华大集团开始将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并率先完成了水稻全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2012年,华大集团与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共同进行长雄野生稻基因组研究,结合基因测序解读其遗传机制,这才有了2022年多年生稻种摘取科学桂冠的硕果。

  从驯化野生稻为成熟栽培稻,人类用了近万年时间,而让栽培稻重新拥有野生稻的性状,基因测序技术加持下,所用不足20载,这是农业科研领域的“深圳速度”,也是中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一剂强心针。

  深圳的别称“鹏城”,源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海防卫所“大鹏守御千户所城”。这座明清两代的军事要塞,曾是反抗外侮的重要堡垒之一,也是清末九龙海战中我水师官兵奋勇抗英、以少胜多的主战场。

  暮色降临大鹏所城,不远处的基因组所,一间间实验室灯火通明。“这33种关键物质和相关的基因,就是控制番茄风味的钥匙。”坐落在深圳大鹏新区的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里,科研人员用尽可能直白易懂的语言,向记者解释着基因组学如何让番茄更有味道。凭着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手段,经济作物基因组团队在9亿碱基对、3.5万基因中找到了打开番茄“儿时味道”风味宝盒的钥匙。

  解码番茄风味基因的背后,意味着科研人员可以在基因组层面对粮食、大豆油料等各种作物的性状进行定向的品种培育。运用基因组学技术,基因组所科研团队用杂交种子繁殖代替薯块繁殖,由种种薯改为种薯种,将育种周期由10-15年缩短为3-5年,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每年仅种薯繁育用地就可以节省1000万亩。

  更加重要的是,基因测序、基因组学、基因编辑……生物技术应用的日益纯熟,支撑着民族种业振兴的无限可能性,构建起全球生物育种尖端科研领域的“新大鹏所城”,意味着在微观世界里破解宏观农业难题的确定性和成功率大大提升。

  这些成果是外部高科技因子在关键农业科研领域的锋芒初露,而给养深圳农业科技创新累累硕果的土壤,则是整个城市的“IT+BT”(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产业和科研布局。可以想见,如果不是自主掌握高通量测序、生物组学大数据分析技术、基因编辑等技术,如果没有庞大数据库和超级计算能力,就不可能成就这样瞄准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开展的靶向攻关。

  推而广之,怎样让科技因素更好地嫁接到农业中来?应从两个方向同时发力:一个从农业内部出发,向科技高地而行,通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攻破农业实际问题;另一个是下足嫁接功夫,用好深圳这样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优势,瞄准农业最紧急、最紧迫问题,视科研创新为解决农业问题的逻辑起点,积极承接前沿技术向农溢出,以技术变轨换农业升级,在宏观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微观到基因编辑、量子调控的超广度科技视野中寻找破解农业痛点难点问题的一切可能性。对一些“卡脖子”领域,还要站在科技制高点上弄通技术原理,以非对称策略实现“换道超车”,强化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反制能力,为农业强国强筋壮骨。

  怎样为中国智造搭建更多农业应用场景?

  大量机械装备制造和智能开发领域的从业者,正在四处寻找其产品的农业应用场景。应该锚定农业所需,拥抱先进制造,植入智能因子,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汲取强农养分。

  超强需求导向!这是记者在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采访时的强烈感受。这个“未满两周岁”的研究机构,带着突破“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装备与智能充分结合”两个使命而来,其一切研究方向都聚焦到了产业应用上。

  基于三维视觉的菠萝识别与采摘定位系统,与并行收获的多机械臂联动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让行驶在“菠萝的海”的智能采摘装备大放异彩;以算法来识别生猪的姿态行为,及早发现和干预猪只异常活动,契合了“楼房养猪”的少人化养殖趋势……“中短期内,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深圳,紧盯世界智能农机科技前沿,聚焦华南特色作物、特殊地貌研发改良实用好用的丘陵山地智能农机装备。”深圳农装院院长孟祥宝告诉记者。

  从农业的角度看,装备创新不能另起炉灶,也难以支撑高昂的研发成本,而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策略,对现有高端技术装备进行宜农化改良。同时,成熟的高端技术成果也在四处寻找应用场景,以求得最大程度地变现,而农业也为其提供着巨大的空间。

  大疆农用无人机就是典型一例。

  2012年起,在无人机领域沉淀技术多年的大疆,开始探索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将研发力量聚焦到农业植保机上。“农业植保机,不是背着药箱的无人机,而是背着全套农业植保解决方案的专业整机。”大疆农业全球市场部负责人沈晓君告诉记者,2015年大疆首款农业无人机整机亮相农田上空时,支撑其起飞的是从农田建模、平台管理到植保作业、数据捕捉的一系列功能模块。

  深圳南山区大疆总部基地——呈悬浮形态的“天空之城”,极具科技感的建筑空间集中体现着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天空之城中,有一个无人机飞行测试实验室,在这里“通关”的无人机,如今遍布全球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作业面积超过30亿亩次。

  站在农田里,看着农用无人机振翅而来,是农业视角所见。农业强国建设征程上,我们也应该身处天空之城,切换成农业外的超级广角,来观察一个现代装备制造企业的逐农之旅,来审视一个创新引领智造城市的强农作为,进而考量和把握农业强国如何与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同向并进。

  神舟飞天,航天育种;北斗组网,农机导航,中国智造极限探索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的过程中,蕴藏着无限可以为农所用的能量和潜力。工业乃立国之本,也是强农所需,事实上,有全世界最健全的工业体系打底,只要积极拥抱先进制造,引进植入智能因子,持之以恒攻关克难,中国农机装备完全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强劲拉动农业奔向现代化。

  先进要素和创新精神何以转化为新业态?

  农业强国的建设历程,伴随着农业业态的迭新过程。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业态的演进不断加速,在创新精神光芒之下,各类先进要素在农业领域的整合与融入,将一层层地叠加成全新的农业图景。

  在批发市场开设档口,从上一级经销商处进货,卖给市场周边市民,即时结账,在“小本本”上记账——这是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典型场景,这样的业态与千年前的买卖基本无异。

  如今,这样的档口买卖犹在,但业态一新:这些表面上还是小、还是散的档口,实际上已经越来越聚合,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圳优合集团凭借强大的服务平台和产业网络将他们串起来。去年,除国家储备外,全国市场份额20%的肉类和8%的水产品通过优合集团的平台进口,这些产品被送往上万家冷冻食品档口商户,再被销至千家万户。

  这个体量,不能简单理解成某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而是一个服务平台对进口冻品产业要素的重组,对产业中成千上万小档口的聚合。有了这样的聚合,才可以从全球任何一个角落以最高性价比进货,让“大数据+算法”管理每一单生意,也才能在全球贸易中拥有与我国进口量相匹配的市场地位和话语权,真正实现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资源。

  业态的迭新,说到底是对资源要素进行调配和使用方式的变革:

  ——要把南美的牛肉送至档口,需要打通境外的养殖、屠宰、分割、运输和境内的海关清关、检验检疫、港口转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分割加工等十余道关口;

  ——要实现每个档口精确备货、精准配货,硬件上需要建立起运输与仓储一体、物流与产业融合、多层级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软件上还需要大数据、区块链支撑库存管理系统,为所有档口商户精打细算。

  “只有具备强健的经营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要素组织能力,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掌握规则制定权、产品定价权和资源控制权。”优合集团董事长苏杰告诉记者,该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建设覆盖主要冻品出口国和海运枢纽的仓储网络,把海外资源攥得更牢。

  每一次农业业态的革新,背后都是不同要素在这个古老而常青的产业中进行了一轮重组与整合。农业强国的建设历程,必定伴随着农业业态的迭新过程,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业态的演进由极漫长年代中的极微小变化,不断加速至今,已进入可以在短暂时间里剧烈迭新的阶段。这个过程的速与缓,既与新要素的产生有关,譬如数据作为要素催生了智慧农业,也与创新活力有关,譬如深圳虽是高度发达城市,但农业及相关产业业态十分丰富,产值占GDP的比重约18%,比全国平均值16.05%还要高一些,而且农业龙头企业实力极强,去年198家龙头企业创造了超过2400亿元的营业收入。

  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丰农控股具体是做什么的,简而言之,这是一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集团。这家下属5家企业和2所研究院的集团公司,涵盖了产业规划、农资电商、生产托管、智慧农业服务、农民职业教育、农产品品牌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产业投资孵化等多个板块。

  “这样的业务布局,并非四面出击,而旨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一套可供选择的综合解决方案。”丰农控股集团总农艺师王兴林说。

  丰农业务板块的第一块拼图是成立于2014年的大丰收农资商城。之后,又由农资电商进军到了智慧农业领域,聚合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建构起覆盖微观、中观和宏观的作物智慧管理平台、数字智能农场系统和区域农业管理平台,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知天而作”的智慧解决方案,并凭借技术沉淀推出技术托管和涵盖十个环节的全程托管业务。

  广东清远保安镇,大丰收农服托管的丝苗米种植基地里,丰农控股旗下全业态上阵:农资电商保障种肥器械供应,AI智能程序自动诊断病虫草害和元素缺失,数字智能农场系统全生产环节精准管理,丰收后还有品控和品牌团队负责让好米卖上好价钱。对生于斯土、赖于斯土的农民而言,这样的托管是现代要素对土地的料理,也是他们衔接现代农业的通道。

  以数种甚或十数种业态服务一块地、一粒米,今天看来新鲜,但这或许正是产业高度分工化、农业高度现代化以后的一种常态。

  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其道路一定是全新的,其完成也必定离不开创新精神。调动起一切内外部力量和所有积极因子,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在这一点上,以深圳为代表的主销区、发达地区和创新活跃区,正在发挥着独有的价值,相信未来有能力、有空间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