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丨夯实耕地和种子两大根基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2年12月26日 来源:人民政协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发展,就没有我国的工业化转型,国家现代化就没有根基。另一方面,基于国情,农业不仅是中国社会的一个产业部门,也不仅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提供者,农业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载体,蕴涵文化、社会、精神等多重属性,农业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根基。夯实农业基础,将农业做大做强,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坚实支撑。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矛盾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全局主动。
  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要坚持以我为主的产业安全观,以自己的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以自己的供给满足自己的需求。一方面要促使农产品生产总量、产品类型供给丰富多元、重要农产品储藏供给能力与我国经济总量,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决定的大国地位相称;另一方面要继续提升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推动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可持续的农业强国。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抓住“三农”问题就抓住了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
  我国在建设农业强国方面已经形成良好发展势头,但和全球农业强国的总体差距仍然较大,大而不强仍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物种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土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耕文化传承不同,差异性成为我国农业最显著特征,决定我国走多元化农业模式;同时,我国具有显著的“大国小农”经营方式,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是我国农业大国底色。帮助、发展、富裕小农户,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完善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任务。
  我国建设农业强国,要依据国情农情,走自己的道路,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加快补齐突出短板,推动迭代升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之路。
  ■聚焦耕地和种子两大要害,筑牢建设农业强国根基
  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高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坚定建设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要高度重视保障农业生产,通过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和农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出,满足国民基本需求,实现供需平衡,这是全球各国农业发展共同的目标任务,也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会处于供需紧平衡态势。这要求我们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更加聚焦耕地和种子两大要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但人均耕地资源占有不足,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保数量、提质量、挖潜力,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花大力气提升现有耕地的增产潜能。应用现代科技,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将粮食生产的视野从有限的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从源头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尽管如此,我国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例如玉米育种水平有待提高,功能性水稻研究刚刚起步,一些蔬菜品种依赖洋种子,有受制于人的危险。我国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一方面要摸清我国种质资源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坚持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两条腿走路”。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应当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
  ■树立大食物观,全面拓展建设农业强国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并将“树立大食物观”写进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立足新发展阶段,大食物观是把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让群众从“吃得饱”转向吃得更好、吃得更营养、吃得更健康,保障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食物观以新的思维统筹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要求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合力,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复合多元的食物生产体系,推动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性重塑,构建强大农业产业链,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集中度、专业农户合作化水平以及规模化服务水平,持续带动农业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动增进人民福祉、乡村全面振兴,从而推动全面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建设农业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农业农村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桑蚕丝绸这个最具中华民族传统、最具中国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舞台。
  我国是桑树原产地和丝绸发祥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蚕桑丝绸生产出口国,桑蚕产业是古老中华的长盛产业,桑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桑蚕产品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广、就业承载多,规模最大的富民特色产业,关系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据不完全统计,在完成的脱贫攻坚中约四成国家级贫困县都发展桑蚕产业,现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
  桑蚕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突出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增产潜力,是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势特色产业,对我国广大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桑蚕资源不断被创新利用,进一步挖掘、拓展其特有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从单纯的种桑养蚕,向种桑养人、养地、养畜禽等多种模式拓展,有效提高了桑蚕综合效益,形成“立桑为业、多元发展”新发展格局。在荒漠化土地、盐碱地和尾矿等非耕地国土空间,实施植桑造地,建设桑原料基地,拓展饲用、食用、药用、生态治理应用,必然推动桑蚕产业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做大变强,从特色产业升华为特色主导产业;必然在共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中再放异彩、再谱新篇。(作者朱保成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主席)
  《人民政协报》(2022年12月26日第01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