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种苗工厂系列谈(三)丨种苗工厂的社会价值和功能拓展

2022年12月02日 来源:中国农网

  种苗工厂是深度贯彻工业化生产组织理念,利用全程机械化设备,以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在连栋温室的精准环境中进行商品种苗生产的植物工厂。机械化、数字化、管理现代化水平高,单株种苗综合成本低,种苗品质好,是种苗工厂的主要特点。与此同时,建设投资高,管理团队要求高,也是种苗工厂为此付出的代价。与集约化育苗场相比,种苗工厂是一种风险相对更高、回报也相对更高的农业产业化投资。从区域产业角度,种苗工厂则又是一种惠及农户的富民产业,有浓厚的公益属性。但作为种苗工厂的投资和运营者,总是希望以高投入形成市场定位的高度,形成生产效率的高度,形成投资回报的高度。因此,充分挖掘种苗工厂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形成充分的功能拓展,创造多元化收入组合,是种苗工厂的必然选择。

  一个企业,一个工厂,是通过创造社会价值而取得收益回报的。种苗工厂的功能拓展和多元化收益回报,便要从其社会价值谈起。而谈其社会价值,便要从其资源特质看起。

  种苗工厂的资源特质

  种苗工厂的资源特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有高超的生产技术水平。种苗工厂必须以严格的标准化流程组织栽培生产和温室环境管控,从而形成高效率的生产。一个合格的、没有浪费装备投入的种苗工厂,生产技术水平必然高于传统苗场,尤其是栽培关联要素的协同决策和关键指标的量化上,已经突破经验主义和估量手段。二是有高效的管理运营团队。种苗工厂是以工业化理念组织生产的,运营种苗工厂的企业也必须实现现代企业的高效管理,这就要求种苗工厂的管理运营团队是具有现代企业经营技能、工业生产管理通识、精通栽培技术的团队。为确保用苗农户成功,需要良好的全程栽培技术指导作为基础性的售后服务,这也意味着种苗工厂不仅精通种苗栽培,还要精通作物全生命周期的栽培。另一方面,生产活动严格依据量化流程,“严格”二字依存于完善的内部管理,无论从制度构建还是从严格执行上,都倒逼企业管理运营团队走向高效。三是有远高于平均水平的装备。种苗工厂的核心特征不是连栋温室,而是成套流水线装备。80%以上环节的机械化,100%的装备成套化,覆盖管理全程的数字化,使种苗工厂的装备水平远高于集约化苗场。四是具有较大的规模。根据规模经济效益曲线,种苗工厂的投资不宜低于4000万元,设计产能不宜低于5000万株,否则将无法发挥成套装备的性能和优势,形成投资亏损。因此,经过充分论证而建设运行的种苗工厂,单元主体的产能规模必然大于集约化苗场。五是具有一定的品牌条件。种苗工厂在较大规模、高水平团队、现代化管理的支撑下,在市场目标的驱动下,自身品牌建设也成为必然和必需。同时,因有数量众多的用户,品牌传播更易形成优势。六是具有良好的生产场景。在装备的支撑下,流水线式的种苗生产过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农业工业化场景。

  种苗工厂的社会价值

  立足独到的资源特质,种苗工厂便有能力创造更丰富的社会价值。首先是助力农户增效增收。通过提供优质种苗,促进用苗农户增收20%以上,这是种苗产业的基础性社会价值。但是,种苗工厂的规模优势,使其覆盖用苗农户和种植企业数量较多,为乡村产业发展和脱贫成果巩固做出的贡献比一般主体要大得多。一座投资1亿元,年产1亿株的种苗工厂,可帮助1万户菜农在3万亩地的耕作上实现增收,这样的带动规模,非中小苗场可比。其次是助力良种良法推广。种苗工厂技术水平高,运营管理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高,通过向农户供应种苗附带的生产指导等技术服务,直接推广了优良种植技术。种苗工厂依托用种大户优势,能够及时掌握适宜新品种信息,通过对市场调研判断,选择适宜新品种进行种苗繁育,引导并指导农户进行品种改良,实现良种推广。第三是传播先进农业理念。种苗工厂装备高度自动化,生产组织贯彻了工业化逻辑,有着先进的生产场景,是现代农业技术、数字农业理念传播的平台。农业现代化,观念要先行,理念传播具有深远意义。最后是打造区域产业名片。无论是农产品地理标志,还是优秀的区域企业品牌,都是一个区域农产品外销的得力翅膀。种苗工厂本身的品牌,将成为区域的核心亮点,进而铸就并强化区域产业名片,使区域优质农产品拥有信任之源,传播之翅。

 

  种苗工厂的功能拓展

  有优厚的资源特质,有更丰富的社会价值,种苗工厂就有了更广阔的功能拓展空间,每一种功能拓展,都会带来一份增长收益,从而形成多元化收入的组合。种苗生产和销售是主导功能,不在拓展之列。从拓展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一是销售农资。依托生产资料规模采购优势,发挥种苗销售和技术服务形成的渠道功能和专业技术功底,销售优质种、药、肥等生产资料,不仅惠及自身,而且以批量形成的成本优势惠及农户。二是销售农产品。依托品牌优势和高水平团队的市场开发能力,择优收购和销售源自种苗定植生产的农产品。既帮助了用户,又扩展了自身资源的运用。三是开展培训和科普。依托高水平装备和技术,以及先进理念和场景,因地制宜选择目标群体并精心设计形式,开辟专门空间,开展“课堂+实践”的二元结构化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寓学于观、寓学于体验的农业科普。前者以各类种植技术人员和农户为对象,后者则更为广泛。四是开展品种筛选。积极对接优质育种机构,利用自身的精准环境条件、精细管理能力、可靠装备系统,承担品种筛选、适宜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试验与栽培制度制定任务。既解决了育种机构面对我国区域条件差异大、分身乏术的难题,又充分利用了自身条件,还可与主业形成良好衔接。五是承担推广任务。积极对接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申请承担良种良法推广任务。我国栽培品类多,区域差异大,小规模农户多,快速有效的良种良法推广一直是个难题。农技推广部门服务范围广,人员捉襟见肘。种苗工厂在自身专长的品类上,得到推广经费,承担推广任务,是利国利民利企的多赢之举。六是淡季生产盆栽产品。挖掘种苗生产淡季的生产空间资源,选择与种苗的可移动性相似的盆栽类花卉或蔬菜进行短季熟化,或生产周期短的花坛花产品。当然,这需要运营管理团队具有足够的多渠道市场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学习和运用能力。

  虽然有多种拓展方向,但无论哪种方向,都是种苗工厂的辅助业务,不能成为赖以生存的支柱。有的种苗工厂在建设时便极度放大了这些功能的收益,从而造成了决策失误。另一方面,每一项拓展都等同于种苗工厂的一个新产品开发,拓展是否成功,目标研判、开发的计划和实施,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种苗工厂拓展得很成功,甚至走向了推广整座新的种苗工厂的高度,而也有不少,只见拓展不见收获,反而加重了成本包袱。

  产业对种苗工厂的迫切需要已经显现。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于今年9月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工作方案》中指出:“新建一批设施蔬菜温室大棚,补齐育秧育苗短板。在设施蔬菜优势区建设一批区域性集约化育苗中心。”种苗工厂是区域性集约化育苗中心的高效模式,更是产业功能最丰富的模式。可以说,产业需求和行业共识已经形成,在需求拉动和政策引导下,种苗工厂将迎来真正的发展机遇。数字农业、智能装备,也将在种苗这一可移动作物对象上焕发全面的活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