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投稿集萃 > 县市动态

镇海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2021年11月28日 来源:中国土地资源网

  丰收季,沿着镇海风光旖旎的城乡公路一路行驶,随处可见整治后的良田,整齐排列的水稻金灿灿,农民们忙着收割,勾勒出一幅“田间风光无限好,稻波荡漾溢清香”的精美田园画卷。

  据悉,镇海区现有耕地数量9.587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58万亩。今年以来,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全面打响耕地保护战,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镇海乡村高质量发展。

  优化空间布局集中连片整治

  今年,在宁波市争取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背景下,镇海区先行先试,开展镇海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片区划分与示范片区前期规划研究,以镇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功能及用地布局为目标导向,在潜力资源排摸基础上,统筹考虑功能、规模、设施、资金等整治要求,按照“资源集聚、边界清晰、导向鲜明、要素突出”划分原则,在镇海镇海区划定12片不同发展功能定位的整治片区,选定跨“九龙湖镇、澥浦镇、骆驼街道”三个镇街约29.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镇海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示范片区,积极探索整治经验与路径,为全面推进镇海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提供坚实支撑。

  未来,通过系统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镇海将打开共同富裕“新空间”,推动实现空间格局大优化、产业发展大提升、城乡环境大改善。

  今年10月,镇海区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宁波市工作部署,综合研判镇海区土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结合“十四五”期间镇海区千亩方、万亩方整体空间布局,定位于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区和乡村水稻慢生活体验区相结合,规划实施镇海区骆驼街道清水湖等6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区面积252.7849公顷,预计2022年6月完成。计划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43.5580公顷,耕地功能恢复工程18.4643公顷,对项目内四联村等3个自然村进行建设用地复垦,面积共4.5899公顷。同步实施耕地生态建设工程,进行田园生态化治理,在项目区内新建一处农田废水生态处理池,打通环河道生态游步道。

  目前,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已基本完成18.4643公顷耕地恢复工作,部分地块已经种植了晚稻。接下来将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工程,规划分二期实施,面积区43.5580公顷,主要实施田块归并、渠道修建、新建灌溉水生态净化渠等工程,项目完成后计划新增粮食产能65337公斤。

  “通过实施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建设兼具生产、生态、生活和休闲游憩等功能的多功能综合性农田,进一步夯实区域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形成‘生活、生产、生态’协同发展的农村产业发展局面,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两非”整治良田回归粮田

  11月,在骆驼街道清水湖村,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成熟的水稻一片金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伴随着轰鸣的马达声,往返穿梭在农田里的收割机成为秋收作业的“主角”。水稻收割机开足马力,很快就将一块块稻田收割完成。

  “这里原先是一片75亩的梨园,今年,为了推进非粮化改造,梨园变成了粮园,保证镇海区的粮食生产。”接手梨园改粮园的种粮大户丁吉明说,“种植水稻,虽然亩均收入低,但人工成本减少,随着现代农作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大规模种植趋于稳定。”接下来,骆驼街道还会帮助农户们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多功能综合性农田,“一地多用”,将农旅结合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今年3月,镇海区印发《镇海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方案》,要求各镇(街道)全面开展“非粮化”整治行动。截至10月底,镇海区已清退粮食生产功能区内非粮地面积4092亩,土地流转1万余亩。

  地活了,如何破解新增耕地无人管、非农化难题?要全力做好全域土地整治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为守住耕地红线、把牢粮食安全根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全力完成清退的同时,镇海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健全耕地保护长效监管机制,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优化,为粮食安全夯实基础。

  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镇海区借鉴“河长制”“路长制”等成熟经验,设立“田长制”工作机制,推动实现耕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目前,镇海区“田长制”工作已初步落实,在镇海区的各个耕地保护田块,都立有一块“田长制”公示牌,公示了各个级别田长的负责人名单,并明确了耕地保护职责。

  九龙湖镇田杨陈村党总支书记沈方就是田杨陈村农田的“村级田长”,村里统一流转了2200亩土地,承包给11个种粮大户。今年,村里着力打造“稻海粮仓”,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并通过推广“稻虾共生”模式及稻文化小品打造,将田野打造成了“美丽公园”,生产粮食、养殖虾米,同时还能发展乡村旅游。

  截至目前,镇海区“两非”整治恢复耕地功能工作基本结束,合计完成整治面积9045亩,其中耕地功能恢复面积7021亩(粮功区内2641亩),完成市下达任务数120%。

  (来源: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网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