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种植新闻

小土豆精细化育种做出大产业

2020年07月06日 来源:农视网

  培养室里一株株绿苗正在培养瓶里茁壮成长,房间里安装了空调,温度要控制在23℃左右,每天还有工作人员定时查看它们的生长情况。这样精细化培育的小绿苗正是我们餐桌上最普通的食材土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马铃薯。

  在寻甸县六哨乡马铃薯繁育基地,每年都要这样精细化培育3000吨种薯。

  “如果划分辈分,我们种的土豆是奶奶辈,农户种的是儿子辈或孙子辈。”六哨乡农科站站长、马铃薯繁育基地负责人杜春永这样打比方。原来,“奶奶辈”的学名叫“原原种”,“儿子辈”的土豆叫“原种”,“孙子辈”的土豆叫“一级种”。“一级种”再繁育一代,名为“二级种”,也可以作为商品土豆来种植。

  在寻甸县,大多数乡镇都很适合种植土豆。但是按照传统方法种植,年复一年,就会出现品种退化、薯块变小、产量下降等问题。杜春永说:“寻甸县现在种植土豆的面积大概有47万亩,是全县的支柱产业,所以土豆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开始,六哨乡开始推广种植青薯9号。短短3年时间,青薯9号就成了寻甸老百姓主要栽种的土豆品种。杜春永说:“青薯9号口感好、卖价好,所以我们才能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推广成功。现在基地也在选育更好品种,比如云薯304和师大7号。这两个品种都是加工薯片的,我们从2017年开始推广,现在六哨乡已经有2500亩土地在种植新品种。而且这些品种都是订单销售,云薯304就是直供厂家做土豆片。”

  该基地还是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的合作实验基地,每年都会开展多项试验示范工作。基地每年可生产200万株试管苗、1000万粒小微型薯种,成功培育“青薯9号”“兰贵人”等6个主要品种,储备了370多个品种。

  在工作室制作营养液、组培苗,或是到大棚里查看土豆苗的生长情况,是朱丽亚每天的主要工作。“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跟着合作社的老师学技术,自己也种土豆,这些年种土豆的收益比以前好太多了。”朱丽亚是六哨乡人,到合作社工作近10年了,跟着基地老师学技术是她到这里工作的最大收获之一。

  以前朱丽亚一家的经济收入全靠种土豆,但是没有技术、不懂选种,家里的土豆卖不了多少钱。“我来到基地学技术,就从基地买种薯,都是种同样面积的土豆,以前每年只能赚1万多元,现在能赚8万多元。”朱丽亚说。

  不仅如此,六哨乡马铃薯繁育基地在2016年还探索建立了六哨乡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合作农场,除了财政资金投入1000万元,村民土地按每亩5000元入股3094亩,项目覆盖7个村委会18个自然村,涉及农户46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农场实行“统一种植生产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经营方式,主要生产马铃薯原种和一级种。杜春永说:“现在村民不仅是工人,也是股民,我们每年把种薯销售后,利润的40%按股份分给村民。”农场还采购了12台机械设备,杜春永算了一笔账:用机械装载农家肥,效率是人工操作的12倍,每天可以节省2966元;利用拖拉机播种土豆的工作效率是传统播种效率的7倍,每天可以节省2842元。近几年大热的无人机也被杜春永“搬”到了种薯基地,“需要给土豆施肥的时候正好是寻甸的雨季,无人机能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大面积的施肥作业,避免了天气带来的不便。”杜春永还想再买几台无人机,给村民提供无人机租赁服务,更好地帮助村民种好土豆。

  六哨乡马铃薯繁育基地建成近10年,通过技术推广,尤其是“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集优质种薯、配方肥料、病虫害防治技术、机械种植、农业保险、订单销路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久前,杜春永被聘任为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部寻甸县土豆产业顾问。他说:“现在,寻甸的农民知道了选品、灌溉、施肥的重要性,农民都变成了技术员,田间地头变成了科研基地和生产车间。加上现在有了电商销售平台、直播带货,我们寻甸的土豆肯定能越卖越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