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业要闻

种业要引领农业现代化!杂交稻、玉米、大豆、小麦种业发展形势怎样?部长、四院士这样说……

2019年12月12日 来源:今日头条

  12月9~10日,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暨南繁硅谷建设工作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种业现代化要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先导性工程。

  袁隆平院士、戴景瑞院士、盖钧镒院士、赵振东院士、陈瑶生教授分别围绕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生猪种业发言,对动植物种业领域五大物种在资源挖掘、育种创新、品种评价、高产高效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本文对其中四大作物进行报道。

  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暨南繁硅谷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打造南繁硅谷建设种业强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2月9日,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暨南繁硅谷建设工作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

  种业要引领农业现代化!杂交稻、玉米、大豆、小麦种业发展形势怎样?部长、四院士这样说……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种业现代化要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先导性工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的中国特色种业创新体系,加快提升种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历史性跨越,从源头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新品种保护申请量已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0%以上,农作物种子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杂交稻等品种走向世界,国外种植面积超1亿亩,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作出了中国贡献。

  会议强调,种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要加快构建种业自主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落实属地责任,加快资源普查收集和鉴定评价,健全资源保护体系;强化市场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持续推进种业基地建设,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打造一批种业强省和优势基地县;加快构建种业开放新格局,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会议强调,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重要的农业科研平台,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繁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坚持“一城(南繁科技城)两区(乐东、陵水)”布局,推进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部、省、院、校、企五方合力,实现南繁由季节加代向全年研发、由育制种向产业链、由分散独立向集群协同拓展,打造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种业创新先行区、人才聚集区、产业孵化区、开放试验区。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海南省副省长刘平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出席会议。会上还表彰了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集体和个人,表扬了南繁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及南繁的意义

  袁隆平院士

  (2019年12月9日)

  下面,我主要汇报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超级杂交稻、耐盐碱水稻、第三代杂交稻研究进展

  为满足21世纪中国人的吃饭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了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该计划分四期进行,每期的产量目标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及1000公斤。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我们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和2014年,提前完成了各期攻关目标。从2015年起,我们先后启动了第五期、第六期及第七期超级稻攻关项目,其产量目标分别是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并连续取得突破。2018年,在河北永年县,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测产验收,超优千号百亩示范片平均产量突破18吨/公顷,遥遥领先全球水平。我国有10多亿亩盐碱地,有水源可用于水稻种植的有2亿亩左右,目前我们正在开展耐盐碱水稻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2019年在内蒙古兴安盟大面积试种,在pH值接近9、盐度高于6‰条件下,耐盐碱水稻平均亩产达508.8公斤。我希望在10年内,有1亿亩能种上耐盐碱水稻,平均亩产按300公斤计算,则可生产出300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我们正在开展第三代杂交稻的研究,第三代杂交稻克服了第一代三系杂交稻配组困难及第二代两系杂交稻育性不稳的缺点,同时保留了三系杂交稻育性稳定和两系杂交稻配组自由的优点,是今后杂交水稻的发展方向。2019年,第三代杂交稻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三代杂交稻组合“叁优1号”在湖南衡阳作双季晚稻试种,2公顷地平均亩产达1046.3公斤,远远超过我国晚稻平均亩产398公斤(2016年)的水平。

  二、我的两个梦想

  我虽然年近九十,但仍心怀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也就是不断追求高产、高产、更高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一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就是要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全球现有水稻面积1.6亿公顷,如其中有一半种上杂交稻,每公顷按增产2吨计算,则可增产1.6亿吨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我愿意与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早日实现我的这一梦想。

  三、南繁育种的意义

  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南繁可将育种周期缩短50%,使超级稻单产不断取得突破,时间至少提前12年。海南气候独特,特别是位于三亚、乐东、陵水等地的南繁基地,是冬季育种制种不可替代的宝地,为我国种业发展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南繁建设的投入,改善土壤条件和水利设施,特别是要做好南繁科研基本耕地的保护,加快南繁事业现代化,使南繁走向机械化、电气化和智能化。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推动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

  成为提振玉米种业发展的主旋律

  戴景瑞院士

  (2019年12月9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农业农村部于2014年底启动实施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近五年来,玉米攻关以种业需求为导向,发挥制度优势,通过“政产学研用”联动及科企深度合作,在发掘育种急需优异种质资源、培育筛选绿色高产高效玉米新品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营造了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良好氛围,引领和推动了玉米种业快速发展。

  一、优异玉米种质资源鉴定与自交系创新成效显著

  联合攻关启动以来,以抗旱性、耐低氮、抗茎腐病、抗穗粒腐病性状为主要抓手,搭建了4个种质资源规模化鉴定平台及12个优异种质精准鉴定平台,制定了4套绿色性状规模化精准鉴评技术规范,先后鉴定材料41705份次,筛选出抗旱性资源236份、耐低氮资源249份、抗茎腐病资源132份、抗穗粒腐病资源47份、早熟抗倒等机收急需优异资源121份。同时,结合基因型鉴定分析,创新出遗传背景清晰、在育种中得以高效利用的优良自交系62个。先后召开了4次优异种质田间展示活动,已向种子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共享分发了5343份次种质,为解决急需资源短缺、拓宽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品种选育与测试取得突破

  开展《玉米良种攻关育种中间材料、DH系、优良自交系及相关技术有偿共享方案》征集,进行组合测配及筛选。同时,组织有意愿、有条件的19家种子企业与科教单位开展联盟育种,集结各方优良自交系和优势条件进行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均沾,加速多出、快出好品种。

  为了促进公益性研究单位优良品种向种子企业转移,实现早期介入、早期合作,在东华北、黄淮海玉米主产区设置了6个统一的测试鉴定平台,每年测试规模均在120亩以上,从11000余个组合中共筛选出具有高产、抗病、适宜机械化收获等苗头新组合205个。为了快速筛选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新品种,率先在东北中熟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开展国家籽粒机收区域试验,建立了科学、实用的测试技术体系,制定了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的国家审定标准。四年共完成了387个品种的区试、629个品种的品比试验,测试规模达1.3万亩以上。2017-2019年有金农科728、泽玉8911、新单58等31个机收籽粒类型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引领了我国玉米育种发展方向,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举国之力营造了快速推广绿色高效品种的氛围

  为了加速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强种子企业、经销商、种植农户等相互间的交流,营造快速推广应用绿色高效品种的氛围,先后在东华北、黄淮海共举办不同类型品种展示活动6次,邀请主管部门领导、育种家、经销商、种植户、新闻媒体等人员参会,不同形式参与人员达8200余人次,使新品种快速在生产上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下一步,玉米良种攻关工作将夯实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评价,着力优异育种材料创制,加强绿色高效品种选育与测试,促进绿色高效品种示范与大面积应用,为实现玉米种业强国而不懈努力。

  加强大豆良种联合攻关

  构建中国特色大豆种业体系

  盖钧镒院士

  (2019年12月9日)

  大豆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食用油脂和植物蛋白来源。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攀升,进口依赖度居高不下。为提高我国大豆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农业农村部于2014年12月启动实施了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5年来,联合攻关持续推进、进展良好,尤其在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和品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联合攻关新模式。

  组织全国22家大豆育种优势科教单位和12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组成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攻关联合体。建立以院士牵头的专家委员会为指导,攻关联合体为依托,大豆育种材料基因型和关键性状鉴定平台、新品系多点试验平台和苗头品种测试三大平台为支撑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大豆联合攻关新模式。

  二、建立资源共享新机制。

  联合体制定了《大豆育种资源全国成果共享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了成果有条件共享、收益按比例分享的大豆联合攻关新机制,保障了材料和技术提供单位的权益,大大提高了成员单位提供优异育种材料的积极性。

  三、完善性状鉴定平台。

  构建大豆育种材料基因型鉴定平台和关键性状鉴定平台,对育种材料的光温敏感度、抗病性、耐逆性、品质等13个重要性状进行鉴定,筛选出一批优质、高产、抗旱、抗病育种材料。

  四、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推广应用前景的好品种。

  2015年以来,成员单位共培育大豆新品种207个,其中国审品种40个。通过苗头品种测试,筛选出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种植的大豆新品种。这些品种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以上,抗两种以上病害。

  五、创造了一批高产高效典型。

  在大豆主产区开展良种良法大面积示范。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在各地创造多个高产典型,大豆产量屡创新高。2017年,黑龙江省黑河市万亩大豆示范方平均亩产203.95公斤,比当地生产田每亩平均增产55.85公斤,增幅达37.7%,亩增收入200元以上。2019年,北疆灌区合农71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达到447.47公斤,刷新全国大豆单产纪录。2016-2019年,在河南新乡采用免耕覆秸技术种植大豆新品种中黄301,连续4年实收亩产超过310公斤。2019年,采用相同技术种植的郑1307在河南新乡创造百亩(100.4亩)实收亩产超过300公斤(303.10公斤)。2018-2019年,齐黄34分别在山东禹城、陵城5万亩种植规模上平均亩产超过250公斤。联合攻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大豆亩产“400公斤可复制,300公斤成常态,200公斤大面积”的目标,有力推动了大豆生产发展,保障了食用大豆安全供给,为我国大豆产业的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六、初步建成中国特色育繁推一体化大豆种业体系。

  大豆育种研发单位和种业企业通过协议,上下游结合,初步建成育种单位和种业企业结合的育繁推一体化的大豆种业体系,为大豆种业的全面商业化发展奠定了体制机制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化大豆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也为各类各种小面积作物种业的商业化和育繁推一体化创建样板,形成我国作物种业不论面积大小全覆盖的新局面。

  中美贸易争端催促我国大豆种业必须加速发展。大豆良种攻关组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大豆种业创新体系建设,面向食用和饲用需求,创新育种技术,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在有限面积上逐步提高供给水平,降低进口依存度,实现我国大豆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良种攻关助力小麦提质增效

  赵振东院士

  (2019年12月9日)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小麦良种攻关组进行汇报。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领导下,攻关联合体组织国内52家小麦育种优势单位和骨干种子企业,聚焦我国小麦产业发展突出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测试平台建设为抓手,引领调整小麦品种选育方向。

  围绕“一控、两减、三高效”的绿色品种选育目标,联合攻关强化主产区抗旱节水、抗赤霉病、抗穗发芽等重要育种特性检测平台的建设,避免单一增产导向,引导我国小麦品种选育方向的调整,促进了绿色品种的研究创新。

  二、强化现代育种技术应用,加快绿色品种选育。

  按照“推进成熟技术应用,探索新技术利用”的策略,建立了抗病、抗逆和优质基因的高通量分子标记选择平台,通过与常规育种程序相融合,显著提高了关键性状的改良效率。通过耐寒、耐热、抗旱等特性的精准表型鉴定平台,促进了育种材料和新品种的选育。

  三、创建新种质、新理论、新模式,破解小麦育种瓶颈。

  对国内外3000份资源开展了性状精准鉴定,筛选鉴定出110份抗赤霉病材料,392份小麦与冰草远缘杂交后代新种质,并向育种单位发放。创新了“基因—理化特性—食品特性”递进选择的强筋小麦育种路线,育成可用于面包、面条和馒头制作的“三优”品种郑麦7698。在河南南阳、安徽庐江等地建立了一批适合当地生态特色的赤霉病抗性鉴定圃,加速长江中下游育种材料赤霉病抗性向其它麦区的传递,形成了不同生态类型的抗赤霉病育种材料群。

  四、创新品种评价体制,加速品种生产应用。

  以生产和市场为导向,在黄淮、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冬麦区开展了200个试验点次的品种广适性大区测试。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不低于0.5亩,依托种粮大户按当地生产方式管理,实现了新品种在生产中评价、让种子企业参与决策。

  三年来,先后在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开展了抗赤霉病、抗旱节水、优质强筋小麦绿色新品种展示活动,大大促进了品种的区域布局和生产应用。目前,攻关单位育成品种年收获面积在1亿亩左右,约占全国总面积30%。一是优质小麦品种选育面向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优质+多抗+高产+中国食品特性”特色的优质麦育种方向,选育出济麦44、新麦26等一批精品强筋品种,开展其最适生态区布局与配套技术研究,与香港南顺、金沙河等制粉企业合作,加速了高质专用面粉开发,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品种支撑。二是节水高效品种助力华北麦区绿色发展。在北方半干旱区形成了完善的节水高效品种选育技术体系。新育成中麦5051、邢麦13等集节水、抗寒、强筋于一体的系列品种。在核心示范区,全生育期灌溉1水的情况下,亩产超过500公斤,节水40-50方。三是主产区品种赤霉病抗性逐渐提高。在黄淮南部麦区组织了规模化的赤霉病抗性品种筛选和展示。新育成的西农511、徐农029等9个抗性较好的品种,结合综合防控措施,使小麦赤霉病在生产上成为可控因素。

  下一步,将重点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材料和技术储备。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着眼于“一控二减三高效”的产业发展目标,培育新型绿色优质小麦品种。二是细化品种特性。鼓励种业科技创新,按面制品加工行业要求精细改良和鉴定品质指标,便于相同品质的不同品种混合进入加工环节。三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兼顾小麦产业链上各环节利益,强化优良品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