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浙江衢州: 党建立“衢”引清流 开辟幸福新绿“州”

2019年10月25日 来源:中国农网编辑:王伟 作者:应飞舟

  金秋时节,瓦窑的稻谷熟了,峡口的太秋甜柿红了,乌溪江的清水鱼肥了……走进“四省通衢”的浙江三衢大地,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歌舞如潮。近年来,衢州以党建统领为核心,坚持“产村人文”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产业转型,乡村大花园建设蓬勃开展,乡村风貌得到显著提升,乡村活力不断释放。

  作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衢州是如何打造一个个有特色的“千万工程”升级版?如何加快走出一条符合各地实际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路子?又是如何让村更强、民更富的?让我们走进衢州,零距离感观衢州“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这其中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用好“金钥匙”,下活“一盘棋”

  四面环山的荆溪村,三面环山,环境整洁干净,荆溪花海、文化广场、休闲长廊、古樟公园、景观公厕、陶艺体验馆、黑白相间景观道……一幢幢精美别致的农房恰如棋子、星罗棋布在其周围,在后山腰观景台俯瞰,一副多彩雅致的“八卦图”立体呈现。

  回到过去,荆溪村人单靠种点粮食、蔬菜维持温饱。“以前一下雨,自行车拉不动,还要穿上高筒雨鞋,村道一点点,两边都是杂草丛。”荆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徐跃进至今仍记忆犹新。“穷山恶水”,交通不便、发展滞后,荆溪村成了石室乡名副其实的“乡下”村。

  曾经是“泥墙破瓦一锄头,出门翻山荆棘走”的荆溪,又是如何实现从“荆”棘险滩,到“绿富”“成荫”的蝶变呢?

  五年前,在村两委带动下,村民将10多亩荒废已久的田地里种下了波斯菊、雏菊、格桑花等组成花海,不经意间,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当年的国庆假期,“荆溪花海”就吸引了近20万游客前来赏花,纷涌而来的游客让村民们惊喜不已:车子排到几公里外,小卖部的矿泉水卖断货。

  然而好景不长,从“一枝”独秀,到花落“大家”,再到“游玩项目”单一等因素,两年后,荆溪花海的游客量全年仅有4万人次,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跳出荆溪看荆溪:“在城郊,远离喧嚣”。平均气温较市区低3-5度的荆溪村,距离衢州火车站仅十五分钟车程。“荆溪花海”与远近闻名的“石室鱼庄”、乌溪江、九龙湖、烂柯山、鲟鱼养殖基地等景点近在咫尺,游客来这边,可以更好的赏“花海”、闯“江湖”、游“山水”。

  “只有把荆“溪”融入红旗“衢”,”徐跃进说,痛定思痛,我们认为,只有花海交给市场,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金钥匙”——形成游、购、娱、吃、住、行等“一条龙”多元化的商业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取经学习。一年后,在石室乡牵头下,荆溪村成立“衢州荆溪花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兼顾拥有1000亩林地的“动植物园”运营。通过“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吸纳农户资金入股,激活土地流转。”现在公司入股总金额已超400万,已有近90位农户入股,三次扩股分红,户均获得了25%的年收益。”荆溪村党支部书记徐晓华不无自豪地说,以“荆溪花海”为中心,以市场为抓手,先后引进拓展训练营地、美食街、陶艺馆、青瓷馆、小型儿童乐园等场景液态。

  “荆溪花海”重新绽放。随着“花香四溢”、游客增多,私搭乱建、道路“肠梗阻”、空中“蜘蛛网”等乱象,已成为有碍观瞻。一边是“幸福的烦恼”,一边则是村民“房前屋后”的拆迁、下埋电缆线等“上纲上线”的活。如何破除“障眼法”、破解农村“老大难”问题?荆溪村通过党建+基层治理”这把“金钥匙”开启杂乱无章的“大门”。以国家“百家工程”下埋电缆项目为例,充分利用村两委“先锋”+党员“示范”+电力企业“参与”+组团联村“服务”+网格化“管理”+三色“评议”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专门成立荆溪“红色尖刀”支部。同时,电力企业党员代表兼任临时支部副书记,以避免乡邻乡亲,抹不开面子。

  好“配方”,带来好“疗效”。下埋电缆线,党小组成员仅用九天时间,就做通了221户村民相关协调工作。而在农房整治方面,荆溪村第一书记涂建明,则带头打响自我革命“第一枪”、拆除自家违建(长期用作村景区ATM取款机陈列)10平方米;原村党支部书记徐水清主动拆除自家违建(20余年用作厨房和堆放农具)面积约28.7平方米;其中12户村民主动“拆房让路”……前后仅用了60余天,荆溪村便完成拆违面积近4000平方米。

  “‘水清’方能‘岸绿’”。说起一年前的农房整治,已有42年党龄、曾担任23年村党支部书记徐水清笑着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义不容辞地支持年轻村干部们的工作是自己的职责。“从法治,到拆治,从文治,再到智治。荆溪村党建就犹如一根无形的网线串联在2.0版′智慧荆溪′′大脑′周围。”柯城区石室乡宣传委员、荆溪村驻村干部郑骏说,目前正推进“智慧荆溪”建设,以此来提高景区智慧化管理水平。

  “道路宽敞了、苍蝇蚊子不见了、垃圾分类了……”徐晓华细数着村里这一年多来的变化,2018年,耗资100余万元,种下数万株郁金香。“荆溪花海”从“一季”开到了现在“三季”。据统计,仅2018年,“荆溪花海”全年共接待游客达38万人次,全村14家星级农家乐,平均每家同比增加了5-6万余收益;带动近90位农户从事景区生意(平均每两户就有一人参与其中);“物联网+”农产品销售、民宿经营等都加速发展。

  “当然好啊!在家门口都能赚钱,还能照顾到家里老人。”雪珍农家乐老板柳彬一脸幸福地说,自己在江苏昆山、衢州等地开餐饮店20多年,这些年看到村里的变化,便回到村里盖了新房,开起了农家乐。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像柳彬一样,将“农房转商铺,住房转客房”已成为一种时尚。

  “去年烤了1400多只羊,一只羊能卖1700元左右,算下来全年有两百多万营业额。”刚还在蒙古包里招呼客人、品尚烤全羊店老板夏震普见到我们来,把我们领到吧台,指着墙上的报表兴奋地说,现在不仅有1000只左右存栏的大型生态养殖基地,烤全羊也已成为“荆溪花海”冬天里的“一把火”。

  今天的荆溪村,投资近300万元建成的高标准文化礼堂,已严然成为“荆”荆乐道的重要舞台。同时,依托村农家书屋,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做好“文化礼堂”和“放学来吧”的管用工作,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心理关怀。

  荆溪村,目前已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生态村、国家第一批绿色村庄、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森林村庄等荣誉称号。谈到荆溪村明天,郑骏信心满满地表示,依托烂柯山5A级景区创建,进一步升级“荆溪花海”“棋盘”,挖掘“两子”(孔子、围棋)文化,推进“全国围棋赛事中心”“棋子”落地。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围棋”、爱上“围棋”,下活“围棋“。

  唱响新村歌,“百姓”凤凰飞

  “听从那遥远的呼唤,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从此我们有了凤凰的名字”……在凤凰村农耕文化陈列室旁一间排演厅,穿着靓丽传统服饰的村民们正伴随着欢快的乐曲舞动起来。

  凤凰村,源自村后的凤凰山,山形酷似凤凰展翅,清湖溪和碗窑河交汇环绕而过。走进凤凰村,一栋栋排列有序的楼房前庭后院、村道两侧点缀着各种绿植,在秋日阳光映衬下,显得格外洁净雅致。

  这只“新凤凰”,源自散落在双溪口乡、廿八都镇等十多个山区乡镇、100多个自然村、810户村民先后下山搬迁汇聚而来。目前,全村3100多人101种姓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百姓”村。从无到有,到慕名而来,凤凰村现在常被人们冠以“百姓”凤凰飞。

  说起凤凰村的“成长记”,村民们会不约而同提到村支书陈祥水。这位在“水生”火热年代出生的“能人”,先在部队当了五年“潜艇兵”,“上岸后”又干了多年“运输兵”(转业后从事运输业多年,最多时十几台车子常年往返武汉等地),现在这“勤务兵”一干就是七年……见到这位“庄稼兵”出生的汉子,步履间还留存着军人独有的气质。

  “大家虽然下山了,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就看到这一点,我要出来当书记!”陈祥水铿锵地说,我来了,先把“来料加工”活给拿了回来,先把妇女老人安好了,家就稳了,男人们自然也就出来工作了,再利用自身的“见多识广”,让“听话”的村民先出来工作(工厂上班),尝到“甜头”的村民自然就口口相传、成群结队走出来了。现在“工人之家”已成为闻名十里八乡的另一只“金凤凰”。

  据介绍,全村现有600多户、80%从事来料加工,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户多增加1万余元收入。同时,全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厂房出租、光伏发电、公益性公墓等,村里每年有50多万余元稳定收益,近期随着经济物业房中标落地,未来将为村集体经济再增加20余万元的年收益。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近年来,村上先后建起了三处健身广场,六处排舞场地,同时图书馆、活动室、特色农耕馆、大戏台等场所成了村庄“标配”;先后组建了排舞队、志愿服务队、腰鼓队、青少年军鼓队,老年坐唱班等文化队伍;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为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餐2-4元的优惠助餐服务……

  “老有所养,幼而有育”。走近瓦窑乡凤凰幼儿园,眼前这座崭新的现代化幼儿园让人很难想象是一座村级幼儿园。刚步入二楼,不远处教室里传来“啊呜、啊呜吃什么呢?”、“美味的饭和菜我吃啦……!”只见小朋友们正欢乐回答着老师的提问。沿着教室走廊,益智区、阅读室、多功能厅、游乐场……在教室廊道墙上,用废木、松球、布料"等各种环保和绿植搭配,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想象的3D“童趣上河图”。

  “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农村娃娃也能上公办幼儿园”。村民许芳笑着对我们说。据幼儿园负责人介绍,作为公办普惠制幼儿园,现在每位小朋友一学期费用仅需3190元。目前拥有两百多名小朋友的“凤凰幼儿园”,还将进一步扩建,以便让更多孩子在这里快乐成长。

  从“入园难”、“入园贵”,到家门口“入好园”,当“园梦”照进现实,百姓自然笑开颜。

  “数”立同心圆,耕好“责任田”

  不简单、不一般,不容易,让人看了还想看,来了还想来!”这是去年3月,上海代表团一行100余人时隔不到一年,再次来衢州考察美丽乡村建设留下的观感。

  数据显示,截止8月16日,衢州全市农房整治19.6万宗、面积714.8万平方米,复垦宅基地面积2840亩,全市累计盘活各类存量用地1.58万亩。2018年底,浙江财经大学公布的《浙江省农村生态宜居建设调研报告》显示,浙江衢州农民群众对生态宜居环境满意度全省最高。同期,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255元,同比增长10%,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6%,增幅均列全省第二;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一;纵深推进“消薄”攻坚战,省定775个薄弱村实现全面“摘帽”。

  “乡村振兴讲堂”作为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的“播种机”,正一台台“驶向”三衢大地------常山县坚持“共性+个性”“分散+集中”“线上+线下”“田间+地头”,开展“点单式”授课;江山已打造明星村研学讲堂、淘宝村数字讲堂等十大特色讲堂……真正让老百姓来得了、坐得住、听得懂、用得好。

  今年6月,衢州市首次以“大喇叭”形式召开“党建治理大花园”视联网大会,全市有近6万人分别在1482个村(社)会场参加,其中将省“千名好支书”邀请到主会场,并安排在会场前排中心位置入座。会上对18个典型示范村分别进行100万的奖励。

  作为浙江省“两山”实践示范区,绿色经济、绿色发展是衢州肩负的使命。衢州按照“3752”的顶层设计,分解到全市103个乡镇(街道)书记、4191个网格支部书记(网格党小组长),做实、做细、做深“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这篇大文章。为此,衢州市委、市政府从书记到市长,主要党政领导以上率下,担任“施工队长”。专门组建了“两山”实践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同时组建了大项目统筹办、大财政金融办、大监管服务办、大建设调度办等“四大办”,把“两山”实践工作列入对县(市、区)和部门的综合考核,有效激发了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

  目前,常山县总投资50亿元的远山云间旅游度假区项目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柯城区“诗画风光带”所涉及的13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80%以上;江山市13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5%……作为浙江的金字招牌“最多跑一次”标杆的衢州,正将“书记答卷、电视问政、差评乡镇约谈、现场论“践”、抖音视频等”作为“大花园”建设的“护花使者”。

  如今的衢州,正着力推进核心圈层、高铁新城、南孔古城“三城记”建设,朝着城市功能和品位努力“奔跑”。同时,把“乡村大花园”作为乡村振兴和“两山”理念落地的重要载体,通过农房体系建设和农村风貌提升,更多的乡土味、烟火味、人情味成了“家常”,乡村“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创新之犁”耕耘在希望田野上。2018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74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2亿元。

  “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建设乡村大花园,要精准发力系统推进,要牢固树立产、村、人文融合发展理念,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推进。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表示,这犹如我们衢州“三头一掌”,党员干部唯有做到:“鱼”水情深之融,“兔”子机灵之活;“鸭”子浮水之功,立足长效、脚踏实地,做好统筹兼顾、群策群力这篇“大文章”,方能水到“衢”成,牢牢“掌”握“党建治理大花园”之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