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乡村旅游 > 旅游资讯

文旅融合添彩藏源山南

2019年08月20日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李鹏

本网讯(记者 李鹏)“世界之巅是西藏、西藏之源看山南”。西藏山南,是一块神奇的地方,这里人杰地灵,吐蕃王朝从这里崛起,这里有西藏第一座宫殿、第一块农田、第一座村庄、第一座佛堂、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这里风光旖旎、湖光山色如画,羊卓雍措、思金拉措、贡德林大草原、洛扎大峡谷、勒布沟…。

钟天地之灵秀、集山水之华英,千年时光孕育了这里悠久而独特的雅砻文化。近年来山南依托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资源,变资源为资本,以文旅促增收,文化打底,文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由环及面,连点成线,打造全域旅游精品区

从北部羊卓雍措高寒湖泊景色、到南部勒布门巴族特色民族风情,以西藏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雅砻河风景名胜区为纽带,江南江北景区景点星罗棋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景区吃旅游饭。山南以景区景点为基点,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打造30个乡村旅游村,2019年实施文化旅游项目23个,投入资金1.73亿元,正逐步形成环线游、区域游、边境游等文旅之路,并由环及面、连点成线,由文旅着手拓宽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以“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等模式,发展旅游服务业、民族手工业,以文化旅游经济民生发展,促脱贫攻坚。现如今环羊卓雍错、思金拉措等景区新建数十个观景台,把观景台摊位分置给相近村庄,由村民轮流经营,将旅游收益直接对接农牧民群体;各景区周边游客集散补给基地、家庭旅馆、民间文艺团体等相继建设,农牧民直接从文旅产业受益。据山南市副市长牟永文介绍,山南文化璀璨夺目、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闻名遐迩,近年来更是充分利用区域人文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文旅融合,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今年上半年,通过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参与项目建设,带动全市4170名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解决景区周边786名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旅游扶贫成效明显。

 
江北新区位于扎囊县草莓产业园区,采用高架种植,便于采摘,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能高效,据介绍,由于日光充足,草莓品质、,亩产量亦可达3.5吨。

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一业兴、业业盛。文化旅游产业的兴盛,催生了民族特色手工业的发展。

一顶金丝帽带来金饭碗。次旺杰布是扎囊县木那村的村民,不到40岁的他本应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不幸的是从小小儿麻痹,看到同龄人都外出打工挣钱,过上了好日子,他却只能日复一日在家放牧,心里不免暗自着急。在前年听说镇里金丝帽藏帽厂要招工人,他就迫不及待走了七八里的路来试一试,这一试就是三年,他也成了这里的长期工、老师傅,从做型、染色、晒帽到缝制十多道工序全部都得心应手。虽然仍是腰背佝偻、步伐蹒跚,但脸上的阳光自信正显示着他如今的心态,一顶金丝帽给他带来了新生。次旺杰布说“现在我是家里的‘壮劳力’,一个月我一个人就能挣6000元,差不多抵得上之前全家七口人一年的收入了,有了手艺到哪都不怕”。

 
金丝帽带来金饭碗,一个藏帽厂,既培训了民族传统手工技术,传承了民族文化,让农牧民掌握一门手艺,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领;又通过生产经营带动了36名农民民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小产业有了大带动。

扎木聂弹奏幸福生活

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这里随时随地都可看到三五成群的农牧民聚在一起,伴随着古朴、悠扬的琴声,载歌载舞,“扎木聂”是必不可少的乐器,随着文旅融合发展,藏戏藏舞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扎木聂”这个从唐朝时期传入西藏的乐器也愈加焕发勃勃生机。洛桑大叔是山南洛扎人,从小爱好弹唱的他有一手远近闻名的“扎木聂”制作好技艺,之前家里人多地少,除了放牧种田一年难得有几天弹奏“扎木聂”,这两年儿女转移就业,家里脱了贫,看着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闲不住的洛桑大叔拾起“扎木聂”技艺,做起了小工坊,也带起了徒弟。他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活计不能丢,现在我是既做‘扎木聂’,也弹‘扎木聂’,周边乡镇、村里有什么活动,有时间我都会去弹上一段。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弹起‘扎木聂’也越来越有劲头”。

 
江北新区,位于扎囊县西普农业园,是西藏第一个车厘子种植基地,集休闲娱乐、瓜果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农业园区。之前此处为荒漠化严重的沙地,经招商引资,已改造成为周边著名的农业休闲园区。

文旅促发展,山南谱新篇

山南是西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也是西藏民主改革的先行区。在这里以深厚历史文化为底蕴,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日新月异、长足发展。

60年来,雅砻大地编织路网,从没有一寸正规公路向路网四通八达转变,山南公路由最开始的123公里增加到8129公里。60年来,农牧业实现从温饱到富足转变,粮食产量由10.7万吨提高到16.33万吨,肉奶产量由1.2万吨提高到7.44万吨。60年来,产业从无到有、万花争艳,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绿色食饮品业、建筑建材业、清洁能源业、优势矿产业、民族手工业、生物制药业和电商物流业等支柱产业势头正猛。60年来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以每年近30%速度增长,2018年接待游客4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打造形成了一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特色小镇、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民生基础更加夯实,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发电总量达23.17亿千瓦时,行政村通电率达100%。行政村通邮率、通电话率、通宽带率均达到100%。三年来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 19.3%下降至0.23%,农牧民可支配收入达12497元,5270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现如今,山南人更秉承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在实施涉及四县区、九乡镇的雅砻江北岸的幸福家园建设,结合高海拔易地搬迁,以生态产业、高新产业、文旅产业等为核心的新产业新业态都将落户该区,能够容纳30万人的新区已具雏形,“再造一个新山南”已经成为江北新区幸福家园建设口号,期待山南明天更加美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