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袁家村:股份合作共致富

2019年04月12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范英娜 本网记者 胡明宝

  在陕西关中九嵕山下,有一个耕地不足千亩的小村庄,这里一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达580万人次,年收入额超过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万元,这里便是“中国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

  这一连串的数字,佐证了袁家村的蓬勃发展。近年来,袁家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从一条关中民俗小吃街起步,逐步打造成了一个关中休闲度假特色小镇,并通过全民股份合作的形式,让袁家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古建+作坊”,打造村景合一体验式民俗景区

  从古城西安出发,驱车一小时便到了袁家村。村子被城墙围着,大街小巷里熙熙攘攘,街面店铺林立、作坊鳞次栉比,油坊德瑞恒、醪糟坊稻香村、豆腐坊卢氏豆腐、辣子坊天一阁、面坊五福堂、茶坊童济功、醋坊五味斋、布坊永泰和、药坊同顺堂,使游人恍惚中有穿越时空之感。

  看着现在袁家村的古色古香与繁荣盛景,很难想象它的原始风貌。据村史馆工作人员介绍,2000年的袁家村是个典型的“空心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守家,既没有绿水青山的美景,也没有古镇老村的风貌。

  2007年,国家旅游局联合原农业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明确要充分利用“三农”资源发展旅游业,全面拓展农业功能和领域。基于此,当年新当选党支部书记的郭占武决定在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

  袁家村要搞旅游?这遭到了很多村民的反对。由于没有任何可利用的旅游独特资源,一些专家学者考察后认为袁家村根本不具备搞旅游的条件,建议另找出路。但是,执着的郭占武没有放弃,大胆创新,提出打造关中民俗文化体验地。

  自2007年开始,袁家村投资1600万元复建关中民居、街巷,建成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品尝关中小吃,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演变。为了提升“关中印象体验地”的吸引力,袁家村敞开大门广纳贤士,民俗一条街的老式榨油坊、豆腐坊、酿醋坊、织布坊、辣椒坊、磨面坊等都需要经营户,袁家村没有把这些交给自己村民,而是邀请做法最地道的外村人前来经营。地盘是袁家村的,房子是袁家村盖好的,免费使用,不收取任何税费,挣的钱全部归经营者。

  “免费景区、免收租金”,袁家村将这种经营理念称为“放水养鱼”。通过这种方式将有好手艺的人前来落户,将最正宗的关中味道传递给游客,提升了袁家村的吸引力。青灰色的砖瓦、传统式样的窗棂、檐下串串红辣椒,袁家村精准定位,再现传统关中建筑风格,将关中民间作坊的传统制作工艺,活灵活现的展现给游客,生动的再现了关中的市井风情。

  “传统+现代”,从阳光下的袁家村向月光下的袁家村

  袁家村用一条蜿蜒曲折的老街汇聚关中美食,传统手艺、真材实料、现做现吃,让游客目击一碗面从食材加工(面、油、醋等作坊)到手工制作(小吃街店铺)的全过程,又将关中传统老建筑、老作坊、老物件等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关中民俗文化与乡村生活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成为关中印象体验地村景一体的体验式旅游景区,让袁家村在乡村旅游刚起步的陕西小有名气,初步满足了都市居民周末一日游的需求,也解决了村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为了增加游客滞留时间,袁家村不断扩大游览区域和体验项目。如今,走在袁家村的街道上,不仅可以看到古朴的关中老宅,随处堆砌的农耕工具,还可以摇一摇古井的辘轳,推一把磨面的磨盘,拉一下茶炉旁的风箱,又可以感受略带“土气”的西餐厅、酒吧,更有南方风韵的“秀气”客栈提供住宿。

  因为气候等自然条件,过去关中人没有在户外喝茶休闲的习惯,袁家村通过打造一个小环境、营造一个小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江南、蜀中,品茗、听戏、按摩、采耳、歇息,成为游客的最爱,周末、节假日一座难求。

  各个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民宿客栈,个性鲜明、推陈出新的文创工作室,洋溢着农家气息的作坊店铺,无不体现创新者的奇思妙想和匠心精工。袁家村将那些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安排在景区下棋玩牌,再做些力所能及的卫生保洁,不仅为景区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民俗趣味,成为游客围观拍照的亮点。创新,让袁家村的乡村旅游和创意文化新意迭出、魅力无穷。

  “我们要把袁家村打造成一个品牌概念和陕西的‘小丽江’,让游客在这里充分享受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下一步,我们还打算把袁家村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并逐步开拓海外市场!”郭俊武信心满满地说。

  袁家村通过将关中地区民俗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将该地区特有的民俗小吃、茶馆、技艺、游乐与现代的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活方式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民俗与现代的交融,艺术长廊、书屋客栈、咖啡酒吧、创意工坊等新业态在袁家村里别具一格,吸引了文创青年、时尚达人参与投资经营,增加和丰富了景区的经营项目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满足都市居民休闲度假和文化消费的需求,逐步实现了阳光下的袁家村向月光下的袁家村的转变,即由一日游向两日游、多日游和度假游转变。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袁家村已经有了品牌,靠着这个品牌在餐饮板块的积累,2015年,袁家村在西安曲江开了第一家餐饮体验店,他们管它叫“进城店”,正式开启了袁家村“进城出省、转型升级”的新探索。第一家店开业后,生意火爆,还带热了原本不温不火的商场,投资600万,9个月就收回了成本。

  目前,袁家村已经在西安开设了8家城市体验店,每家店都是在西安最高端的商业综合体,而且店面基本都在700~800平米以上,投资收回的周期都不超过1年时间,每年城市体验店可创收3亿元。袁家村已经形成了以食品安全和健康餐饮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和餐饮体验店产业链。

  另外,袁家村把目标盯准了“出省”。袁家村开始在外省做项目,把袁家村的商业模式慢慢复制出去。今天,河南、湖北、青海、山西、江苏……等地,都有了正在进行的以袁家村为模板的,以民俗文化和创意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文化产品产业链。

  “联产+联股”,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益均衡共同体

  “袁家村是不能复制的,因为我们的核心在于人,我们的目的是带领百姓共同致富,绝不是短期利益。”袁家村村主任王创战说。

  发展乡村旅游之初,袁家村就把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盘活,变成可量化的资产,按比例直接分配到每户村民的名下,这样每名村民的名下就有了可记名、可量化、可分配的股权,享有分红收益。

  此外,袁家村探索出一种全民股份制合作社,有效解决了各种利益冲突。袁家村的小吃街定位为每家每户经营的产品不一样,但在创收后,很快就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有的人经营能力很强,或者选的产品好,很快挣到了钱,其他家选的产品不好,或者经营能力差,不挣钱,矛盾就出来了。

  比如一条街上有人卖酸奶可以年收入几百万,而农家乐累死累活可能只有个几十万。这个时候,如果没人管没人组织,很快全村都会卖酸奶。所以,把农村收入平衡化,搞共同富裕,这是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么解决?最后研究的结果,就是把每一个做的好的项目,合作化,比如让原来做酸奶的人,作为发起人,成为大股东,让一部分股份出来,让其他村民入股。

  郭占武说,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解决收入不均衡的矛盾,入股后大家是一个共同体,是合作的关系。以酸奶厂为例,最初让商户建厂,扩大经营,商户觉得没必要,生意已经很好了。郭占武就找到他说:“你原来是养牛的,连酸奶是什么都不知道。村里让你去学习,引导你来做酸奶,你要带领大家致富。”村子里制定政策,扩大生产以后给这个商户留20%到30%的股份,保证他的收入,把项目做大,还能带动别人致富,商户也很高兴。而且只要村民参股,不管谁家生意做得好,都等于自己在赚钱,村民们盼着各家生意兴隆,就少了许多恶性竞争。

  走在袁家村小吃街上,不时就会在商户的墙面上看到“打造农民创业平台?小吃街合作社社员名单”的公示,白底黑字,非常醒目。通过序号可以一眼看出有多少人加入合作社,还可以看到加入者的姓名,来自哪个村,入股金是多少。记者初略看了一下,入股金少则一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除了有烟霞镇各个村子,还有来自赵镇、石潭镇、咸阳市区以及省外的人。据了解,袁家村目前有大大小小的股份制公司几十家,从最早的酸奶股份制公司,发展到后来的醋坊、油坊、豆腐、辣子、醪糟、粉条、面坊等股份制公司。

  据介绍,酸奶厂改成股份制公司以后,当年入股一块钱,第一年和第二年都分到九毛多,到2016年可分到一块五毛钱。酸奶每年的纯利润大概是1000万元。

  就是这样,袁家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发现培育优质项目,实现了三产的融合发展。并且通过股份合作,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两级分化,实现袁家村比较和谐的发展。

  十年磨一剑。袁家村荣获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殊荣。小小村子汇聚千余创客,吸纳三千多人就业,带动周边数万农民增收,由“空心村”变身为中国最美乡村、最具特色小镇,这是一个奇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