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业要闻

宁夏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成果丰硕

2018年12月11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内容

  本网讯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粮食和农村农业部门最新调查显示,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要求,在稻谷收获后第一时间,采集农户、农场稻谷样品检验数据4200个,涉及稻谷品种31个,调查结果2018年全区新收获稻谷整体质量良好,平均质量等级达到一等,为近年较好水平。出糙率和整精米率较上年增加明显。出糙率分别较上年增加17和6个百分点。

  2018年,小麦种植面积81.9万亩,较上年增加5.3万亩。小麦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呈现“四高一低”,即三等品及以上比占高,容重高,千粒重高、硬麦比例高,不完善粒含量低。硬麦比例98.8%,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高于上年,千粒重较上年增加4g,水分含量与往年持平。平罗县高庄乡、头闸镇、陶乐镇、永宁县李俊镇、青铜峡市大坝镇部分小麦样品中大麦含量高于小麦国家标准要求(≥2.0%)。

  面对当前经济下滑,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缓慢,粮油加工业总产值极度下降的严峻形势,今年以来,自治区全面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从粮食加工企业收购优质订单粮食、加工技术设备改造升级、“好粮油”产品评定、线上线下营销等方面入手,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激发企业新动力和活力。

  自治区粮食部门负责人认为,粮食产业在引导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等方面存在短板。一方面,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全区70%的粮食加工企业从事的是米面油等初级产品加工,70%的成品粮油加工企业尚未实现副产物综合利用;一方面创新投入少、产品附加值低,全区粮食行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远低于发达地区3%的平均水平。

  为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今年以来,各市县通过项目支撑、连续投入的方式,支持绿色优质粮食生产、现代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和粮食产业转型升级;自治区财政农业部门统筹利用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收购、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现代粮食物流项目、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仓储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等贷款支持力度,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能力。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优质粮食工程”的重要内容。石嘴山市以整合盘活现有仓储设施等资源为重点,投资1.1亿元,建设15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鼓励企业推广使用先进的粮食处理新技术、新设备。目前,15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基本建成,日烘干能力达2500余吨。到11月底,完成粮食烘干量16万吨,粮食日加工能力790吨,完成加工量9万吨,粮食流通量近25万吨,为实现优质粮食工程提供了重要保障,解决农民“丰收后的烦恼”。位于黄河灌区中部的吴忠市,给予塞外香食品、正鑫源现代农业发展集团、青铜峡市地三广源米业、津品粮油食品等企业359万元资金补助,极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粮食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增加新动能。

  按照自治区要求,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区产粮大县的粮食优质品率提高30%以上。培育10个年加工量超过15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25%以上。

  在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深入落实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方式,联农带农创建“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的“五优”生产基地。加强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培育和引进一批优质高产、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逐步淘汰落后品种。

  依托粮食资源优势,完善粮食精深加工转化产品链条和产业体系,着力开发主粮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医药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建设一批集收购、储存、烘干、加工、销售、质检、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完善自治区、市、县(区)三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促进资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粮食龙头企业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发展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区域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

  记者张国凤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