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乡村旅游 > 旅游资讯

探访天府之国郫都千年农耕魅力

2018年11月22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郑惊鸿

内容

道法自然 田园牧歌

——探访四川郫都林盘-水旱轮作系统千年农耕魅力

  本网记者 郑惊鸿

  没有想到,遥远的都江堰所形成的自流灌溉系统,至今依然庇护着天府之国的黎民百姓,年年风调雨顺;更没有想到,距离成都中心城区仅仅20公里的郫都区,至今仍有8万多亩稻田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水旱轮作耕作方式。

  11月16-17日初冬时节,跟随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的专家走进四川郫都林盘-水旱轮作系统核心区,真切感受到了古蜀国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天府之国的农耕魅力,以及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形成林、水、田、宅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生产方式,和那徜徉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闲适、富足、安逸的“巴适”天府生活。

陴都区林盘一角

暮色中的林盘 

陴都区林盘一角

  自流灌溉有度:精耕细作做到极致

  郫都,古称郫、郫邑,以古蜀国都邑闻名于世。据史志记载,早在4500年前古蜀国已开始种植水稻。2800年前的西周时期,望帝杜宇教民务农,开创按农事季节耕种制度。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粮仓,农耕历史悠久,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而位于都江堰灌区的郫都区,是成都平原九大史前遗址的中心区域和天府之国的典型代表。“重要的是郫都农耕文明从古至今从未间断。郫都区的稻田养鱼、水旱轮作以及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在该区域至少已存在2000年以上。”郫都区申遗办主任杨万全介绍。

  走进安德街道棋田村,真是名副其实,小河蜿蜒而过,林田相融,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水渠绕田而布,目测宽的有1.2米左右,窄的仅有30公分,宽窄因不同的需求而不同,均是清澈见底。郫都区农林局长张怀东说:“这是聚居此间林盘的村民,沿袭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每到年终,统一行动,清淤渠底塘泥为田土。而所有渠水,均不用动力,自流灌溉,分时有度。全区目前尚有8万多亩稻田因此受益。”

  原来整个成都平原,特别是郫都区是由岷江冲积形成扇状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度不超过2米。2300多年前,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郫都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核心灌区,排灌体系纵横交错,在一个灌区范围内,灌渠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等5级,呈蛛网状,延伸到每个角落,覆盖到每一块田地、林盘和院落。

  “郫都的精耕细作堪称典范,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多次深入郫都区开展专题调查的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王斌告诉记者,南宋之前郫都人只种水稻,之后北方大量移民,以麦为食的人口激增,麦子供不应求,激发了农民种麦的积极性,由此逐渐形成一年稻麦二熟的耕作制度,水旱轮作由此开始,后根据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四季农耕和水土特征,将稻、麦、油、菜、花、果、药、竹、木等作物,最大限度轮作、套种、种养,形成各类资源循环利用的农林水复合经营模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为世居此间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农、林、牧、渔各类产品和多样的生活乐趣。先人探索的轮作耕种在确保作物免受虫害袭扰的同时也促使作物得以稳定增产。目前保留下来的有稻麦、稻油、稻烟、稻菜、稻饲、稻药等9种水旱轮作模式,期间还有小春作物轮种。在星罗村,村民徐芳青告诉记者,除了收获一季水稻,轮作蔬菜一亩最少还可以收获6000元,最高的可以达到亩收入3万元。至今郫都区还留下很多具有悠久种植历史的作物,百年以上22种,千年以上15种,2000年以上12种,4000年以上5种。

陴都区林盘一角

陴都区林盘一角

  林盘景观独特:青竹环茅舍,绿水绕篱湾

  与其他平原地区一马平川不同,走进郫都乡村,高大粗壮的柏木、楠木、香樟随处可见,在初冬的时节其赤橙黄绿格外亮眼。随着一弯弯小水渠、小溪水,穿过一路阡陌农田,踏着那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在篱笆墙的尽头,婆娑绿竹掩映的深处,一定是三五户、十来户的聚落人家。

  徐堰河畔星罗村,是岷江水系第一灌区,“数千年来优良的水资源使这里至今几无污染,”走进慈竹环绕的杨家院子,这里有14户人家,黄永玉书作的“不可不醉,不可大醉”的墙画,淋漓尽致地道出了“青竹环茅舍,绿水绕篱湾”的林盘胜景,至今郫都尚有1183座林盘,这是川西独有的景观。四川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员张兴誉非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家乡的胜景,他回忆说,小时候上学回家,渴了,伸手入渠,就能喝。

  “在郫都农村随处可见的林盘,由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及劳作场所的环境形态,是典型的散居型农村聚落,具有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历史、文化价值。”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杨丽韫介绍,林盘聚落最早是在秦汉时期形成,因朝代更迭、战乱以及瘟疫等自然灾害,境内人口大量减少,以致荒废。到清朝才恢复林盘聚落,目前郫都林盘大多是清代留存至今。林盘外围由农田、林盘植被和水系相互结合而成;林盘内部为圈层式的结构,其中院坝是农家进行生产、生活、交往、休闲的场所。院房四周种不遮阳的果木树和铁杉树,往外就依次种柏木、楠木、香樟、喜树等可做家具或建房的乔木,再往外种柿树、桤木、麻柳等杂树,可为柴林。树林间种白荚竹、斑竹、苦竹、金竹,最外围密栽慈竹,合围院落。慈竹适合编制各种生活生工具,还是建房造屋的好原材料,也是好柴火。家禽一般散养于林中,与院坝隔离,随时食用。四周编制5尺高2尺厚的篱笆墙来隔离田地,既安全舒服,又极具观赏性。整个林盘,其水、田、林、宅融为一体,形成“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牧歌景观。林盘偏小而灵活的尺度及合理分布的间距恰好适应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林盘的半径大小约为 20到100米,分布的平均间距约为 300米,大中型林盘间距约为 1公里。正是这种小尺度的点状分布,分散了自然环境的压力,使其有一个循环更新的空间。不同物种的集聚使得自然环境更具稳定与活力,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繁荣富庶,也造就了林盘这个川西平原乡村独有的田园景观,其景观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当下的乡村融合发展,是不可多得的要素。

陴都区林盘一角

陴都区林盘一角

 

陴都区林盘一角

  乡村振兴源泉: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为发掘保护这数千年流传形成的灌渠-农田-林盘复合系统,去年12月,郫都区正式启动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19个部门和相关乡镇领导组成的的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将申遗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考核,并配套2.1亿元资金,用于林盘院落整理、河道整治、环境治理,划定唐元、三道堰等6个乡镇为遗产区。

  如何进一步“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让这2000多年历史的农耕文明和乡村景观完好地传承,让郫都区走在前列,起示范带头作用,让这个积淀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为今天郫都区的乡村发展振兴再创辉煌?日前郫都区在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的支持下,邀请长期从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的中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闵庆文、中国农大教授吴文良、联合国大学项目官员梁洛辉、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卢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薛达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中国环科院研究员张林波等到遗产区考察并问诊把脉。                                                  

  专家们一致认为,四川郫都林盘-水旱轮作系统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和乡村景观的杰出代表,其道法自然而形成的水林田宅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发掘保护,分类梳理、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哲学的内涵、机理,对于当下我国乡村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郫都区区委领导表示,保护和发展好郫都林盘-水旱轮作系统,是全区89万人民的责任和使命,将进一步明确林盘-水旱轮作系统保护与发展的目标与定位,尽快制定管理办法,完成保护与发展规划,并积极吸纳有关专家开展持续性研究,以“保护优先、适度利用,多方参与、惠益共享”原则,发展生态农业与功能农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康养+文创+旅游等产业,让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成为郫都乡村发展新动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