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小村也能招大商

2009年12月28日 来源:荆楚网

  一年前,这里还名不见经传,如今,蜚声罗田县的骆驼坳镇城门山村,映入眼帘的是连垸接组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新颖别致的农家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自信。

  变化从何而来?变化源于县人大代表、该村党支部书记徐国松带领党员群众走出山门招大商,成功招来湖北绿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落户该村,建起鄂东地区最大养猪场,年出栏生猪二万头。

  36个党员代表立下军令状

  2008年3月上旬,城门山村被列入省扶贫办、工商联作为湖北省"村企扶贫共建"首批试点村。省扶贫办、工商联将组织46家民营企业在全省150多个贫困村中遴选出46个特困村,作为首批开展"村企扶贫共建"工程的试点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城门山村人盼星星盼月亮,梦里都在想在家门口办企业,建工厂,村民能象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上班,现在终于可以圆梦了。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该村党支部书记徐国松坐不住了,迅速召集全村36名党员,村名代表开展大讨论。抢抓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最少要招引一家企业落户城门山村。

  在老支书的提议下,全体党员、代表拟出了包保五户被征地群众有关协调工作的军令状,在军令状上,每个党员代表郑重签名发押。

  36颗红手印接来了鄂东地区最大养猪场

  36个红手印如同36把战锤,把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擂得寝食难安。第二天一大早,徐国松赶到镇政府,把军令状递到时任骆驼坳镇党委书记、镇长黄拥华的案头,并向书记坦陈了他的心迹。黄拥华当即向县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县分管领导当即允诺。第三天,村支书徐国松随同时镇、县干部一起直奔省城武汉。省扶贫办、工商联的负责人看到老区人以最纯朴的方式立下的军令状,还有那36颗鲜红的大红手印,他们都无不为之动容,当即协调3家农字号民营企业家来罗田县骆驼坳镇城门山村实地考察。城门山村人沸腾了,用山里人最朴实的方式,在路边敲起了锣鼓,放起了鞭炮,象迎亲一样迎接省城最尊贵的客人。城门山村山清水秀、民风醇朴,而且邻近县城,武英高速路在村境内穿肠而过,区位优势明显,给考察的民营企业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座谈,当天,湖北绿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素珍现场拍板,在城门山村投资3000万元建一个鄂东地区最大的无公害养猪场,年出栏生猪二万头。

  “全程保姆式”服务绿叶公司

  好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关键,纯朴的山民深知这个道理。为营造良好的护商环境,城门山村人敞开山门,不断降低门槛。王素珍通过实地考察,决定在该村8组圈地113亩用于建猪场,8组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要拿出30多亩旱地、20亩水田、60多亩山林来建猪场,老百姓的思想斗争可想而知。但为了全局的利益,8组人都同意腾地让猪场落户该组,并以十分优惠的价格将113亩用地租赁给绿叶公司。而且8组群众的生活用水全部在垸后的山岗上,都在这次建场征地范围之中,6月份工程一开始,8组的20多户人家有9口水井将被废掉了。其中包括75岁高龄的严凤钗老人的一口水井,两个儿子因长期在外地打工,为了解决老人的吃水难题,2005年兄弟俩投资4000多元在山上打了一口水井。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8组党员周跃进与老人在外务工的两个儿子通电话,承诺在他母亲水井没有建起来之前,由自己每天送两担水给老人。听到这话,老人的两个儿子说:“我们在外帮不上忙,水井的事由你说了算!”得知此事后,王素珍感慨地说:“老区人这么讲感情,这么善良,滴水之恩,日后当涌泉相报,公司将与城门山村走好村企扶贫共建之路,既要让城门山村人的口袋鼓起来,更要把城门山村人的脑袋富起来!”

  加法服务带来的乘法效应

  城门山村的老百姓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善待绿叶公司,从猪场选址、征地、补偿到动工兴建厂房、猪舍,老百姓没有为公司出半点难题,从而使公司的各项建设都按规划有条不紊地如期进行,1.6万平方米的猪舍建设现已全部完工。12月份该猪场可以正式投入生产经营,面对城门山村人为猪场建设全程提供“加法”式的服务,公司正在逐步兑现当初的诺言。自去年投资建厂以来,累计投资20多万元,为该村5、6、7、8四个小组修通组级公路2公里,解决了2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为7、8两个小组新修了2口万方以上大塘,使120多亩望天丘成了旱涝保收田,年为城门山村安置剩余劳动力30多人。仅2008年公司向城门山支付建筑、运输、用工累计资金60多万元,带动该村人均增收200元。7组村民徐金明,家里5口人,两个孩子在校读书,生活十分困难,2008年他承包养猪场建筑工程,实现年纯收入6万元;8组村民周跃进家里4人,妻子有病,家里生活举步维艰,猪场项目启动后,他为养猪场跑运输,年收入实现8万元,当年脱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