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评估整理 > 土地整理

土地整治生态化,川西林盘“长”出“绿色”新村

2017年10月26日 来源:成都农业

  “太意外了!”近日,受国土资源部邀请,德国专家托马斯·戈尔维策等6人考察了川西林盘的土地整治工作,每到一处他都会不停感叹,“真没想到在中国还有这么美丽的村庄。”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扮演着维护成都平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角色。

  德国土地整治开展较早,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模式,造就了一批最美乡村。为何德国专家会对成都的小村庄赞不绝口?土地综合整治中有什么秘诀?

  动物公寓土地整治的生态化探索

  土地综合整治包括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过去,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往往采用沟、渠全断面混凝土衬砌、田间道路硬化的施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但过度硬化,也无形中破坏了生物链和农田生态环境。

  而邛崃市冉义镇,却通过施工方式转变再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美景。

  “让蛙声长鸣,秘诀是水渠上的孔洞。”邛崃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渠整治中,邛崃改变过去的“三面光”水泥沟渠修筑模式,采用多孔砖砌筑,内壁形成巴掌大的圆孔。这些“生态孔”为泥鳅、鳝鱼、青蛙等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每个生态孔就像一个‘动物公寓’”。

  不仅沟渠,在川西林盘新村建设中,保护生态的探索无处不在。土地平整工程中,各村尽量保持田块原有地形地貌,对有条件区域进行田块小并大,并适当保留农田中的生态岛等关键的斑块、廊道;田间道路工程建设中,除主干道设计为水泥路面外,修复田间道和新建生产路采用泥结碎石铺筑,减少了混凝土、砂砾石等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

  与此同时,新村修建时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内的树木、竹林精确测绘定位并登记造册严格保护,对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郫都区安德镇安龙村新村建设时,一棵皂角树挡住了规划中的小区入口,村民最终一致同意将小区整体后移10米,留下这棵寄托村民共同记忆的大树。

  成都市土地整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五年来,成都村庄整治从设计理念到工程工艺都更加注重生态环保,一个个“绿色”新村正在蓬勃生长。

  小组微生美丽新村的生态化模样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成片、水系相连、道路阡陌、山林环抱,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无人机飞过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上空,航拍镜头里的村庄无比美丽。房屋白墙黛瓦或粉顶,绕成团镶嵌在绿色的田野里,整洁的村庄像一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水粉画。

  这是成都平原区最有特色的居住形态——川西林盘,是川西农耕文明的乡愁记忆。

  2012年,成都市在总结过去近十年农村土地整治经验基础上,依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按照聚居适度、“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逐步探索出“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即“小组微生”模式。

  “小组微生”既是建设模式,也是新村呈现的新面貌。

  郫都区青杠树村建成9个组团共9.7万平方米的川西民居风貌新村;新都区石板滩镇突出客家特色,整个新村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青白江区福洪镇依托杏林景区打造“杏福”文化新村……坚持生态优先,村落在建设和改造中尽量按照原有自然机理布局;摒弃大拆大建,成都平原上林盘星罗棋布,造就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的田园画卷。

  截至目前,成都已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489个,其中,“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86个。对2000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民居、传承川西农耕文化的川西林盘,则纳入规划保护,其中列入保护的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8个。

  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生态化新村的成长,带来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改变。

  邛崃市冉义镇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不断老旧,破碎的农田越来越不能满足新市场的需求。“守着好地却种不出好收成。”回想土地整治前,有农民不住感叹。

  2012年,3个农用地整理项目和11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陆续在这里启动。冉义镇镇长张丽介绍,依托以镇为单位的全域土地整治,冉义镇建成了3.9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新增耕地872亩,化零为整后,农业机械化率达90%以上,育秧、栽插、管护、收割,全过程实现机械化操作。

  整个成都,2012年以来,通过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新增耕地16.40万亩,基本实现田土平整化、坡地梯田化、水田格网化、灌排设施化。据统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高产、稳产、优质农田比率普遍达到整治面积的80%以上,农田产出率普遍提高20%以上。

  耕地质量提升的同时,生产方式也开始变革。在彭州升平镇,稻田养鱼模式流行起来,一田双收、粮鱼共赢,亩均收益提升了5倍。邛崃市全域实施种养循环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超过80%,实现粪水标准化处置还田。“大大提升了土壤肥力,也有效解决了农村养殖污染的问题。”张丽说。

  经过整治的农田,土地价值被最大挖掘。冉义镇规模化的油菜与水稻形成良性季节互补,增加土地的产出率,又形成独特田园景观,今年该镇举办了油菜花节,仅旅游收入就超过3000万元。

  (四川日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