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骤降约20%

2009年01月17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相比2007年“地王”遍地开花的风光,2008年的土地市场有些冷气袭人。
  在昨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会上透露,去年国土资源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季度开始,地产市场竞争强度减弱,地价增速趋缓,国有土地供应总量下降。
  据悉,去年全国全年土地出让总收入9600多亿元。这其中包括通过协议、招标、拍卖、挂牌等多种方式出让土地所得。
  根据国土部官方资料,2007年全国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为11.53万公顷、总价款达到9551亿元,占到了当年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的80%。据此推算,2007年全年的土地出让总收入约为1.2万亿元。
  这也意味着,与2007年相比,去年的土地出让总收入骤减了2400亿元,同比下降幅度约两成。
  去年第四季度中央启动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之后,能够给地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徐绍史对此表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受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建设、民生建设投资等影响,划拨用地的数量和速度可能双双上升。
  至于对地方政府更为关切的土地出让市场而言,徐绍史认为,这将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房市、股市信心的恢复,和工业、经营性投入的上升等因素。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税费减免以及利率调整政策,但房地产市场能否在2009年回暖尚难判断。从上月的数据来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已经不再“同比涨幅趋缓”,而是同比下降了0.4%。
  2008年土地出让总收入的减少可能会倒逼地方政府改变财政过度依赖土地出让的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后,土地出让金收入基本划归地方政府,实践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地方的第二财政。业内人士大多认为,土地收入在地方政府财政中占了很大比例,一些城市可能会超过50%,如果加上其他相关收入,这个比例会更高。而这些资金,主要被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中央去年出台4万亿元大规模投资后,地方政府也争相推出了各自的投资计划,但多数地方并未真正解决配套资金的来源问题,土地收入的锐减让地方不得不寻求更多的资金途径。
  地方发债可能是其中之一,此前有传闻称中央将通过发行国债转贷地方的方式,来解决地方配套资金困难的问题。
  “地方政府发债的预期,加上2008年土地出让金低于预期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的地方财政预算中土地出让的部分可能不会达到2008年这样的水平,财政依赖土地出让的状况可能出现变化。”一位国土部官员表示。
  同时,国土部门已经开始主动谋求解决地方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弊端。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近日在国新办即表示,国土部门已经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的收入。为解决这个问题,将采取更多的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使得土地有偿使用的收入不过分集中在一次出让;同时研究土地收益的分配使用办法,使得土地收益的分配、使用更加合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