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业要闻

大学毕业 回乡种菊

2017年04月20日 来源:重庆晚报(重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黔江区简义相大学毕业后,放弃稳定工作,回到家乡依靠当地高山资源,发展菊花种植,带动20户建卡贫困户增收致富。

  近日,重庆晚报记者来到平均海拔900米以上的黔江邻鄂镇,群山环绕间,菊花淡雅的香味幽然入鼻。松林胎菊基地的负责人简义相为大家泡上一壶菊花茶后,道出自己与菊花的不解之缘。

  “我是返乡大学生,当时放弃在网通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主要是为了照顾脑溢血的母亲。”简义相今年35岁,从2015年4月开始种植菊花,品种包括了杭白菊(胎菊)、金丝皇菊、小黄菊。当时他以每亩150元的价格,流转了300亩的土地,注册了“容仙”的胎菊商标。

  简义相说,按照10公斤鲜花烘干1公斤干花的比例换算,一亩地的收入可达到3000元。

  据悉,胎菊基地主要采取“科研机构+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平台”的生产销售模式,以每公斤7-8元的价格,回收农户种植的菊花。与此同时,简义相也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无偿教授农户种植技术。包回收、教技术、送种子“三管齐下”,真正解决了农户们的后顾之忧。凭借这一模式,胎菊基地解决了35人就业,带动20户建卡贫困户增收致富。

  要在电商平台上打开销路,简义相只能降低售价去与同类产品竞争。据了解,胎菊的网上团购售价为25元,远低于药店40元的零售价,为了更好地推广与销售,胎菊的包装目前为止就换了3次。

  科学产业模式背后往往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谈及销量和利润,简义相自豪地表示,“现在我们在网上一天能有50单的销量,销往黔江济仁堂和同泰大药房的药店销量一天能有20罐左右,一个月的纯利润能有两万元。”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在邻鄂镇,类似松林胎菊基地,在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实现产业发展稳步提升的基地还有很多。石人山冬桃基地让市民冬季吃上鲜桃,填补市场空白。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给予农户更多工作机会,解决当地农民贫困问题。

  目前,邻鄂镇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项目38个,实现贫困人口231户953人越线达标,基本实现邻鄂村整村脱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