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一份田两份收入 灌阳农民今年喜收"地租"3500多万

2009年11月20日 来源:农村土地网

    灌阳讯(记者骆展胜 通讯员陆仕臣 伍凌锋)“土地流转既解除了村里在外打工者的后顾之忧,又让我们这些在家的农民伯伯多挣了一份收入!”11月3日,拿着刚领到手的9680元水田租金及今年3-10月份的工资,53岁的灌阳县德里村村民蒋运吉笑得合不拢嘴。老蒋实话实说,他家的两亩水田流转给广西康华生态农业公司之后,他又被该公司返聘来打工,“田还是这么多,今年却有两份收入,还不担风险呢,我当然高兴啦!”

  像老蒋这样把水田流转给“康华”,仅德里村就有850亩,每亩年租金500元。公司根据规模种植和季节需要,聘请了村里14人作为田间管理员,月薪800至1000元。灌阳县领导告诉记者,全县农村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已达7.3万亩,3.3万农户今年已在“流转”中获得租金收入3500多万元。

  灌阳作为桂北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由于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田地丢荒现象较为严重。在家务农的乡亲,因受技术、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局限,种田一年算下来,只能“糊口”难以“养家”。针对此现状,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为保护农民权益,该县在推进土地流转中,变干预为服务,不越位也不缺位。为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对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开发,县里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同时,要求县农技部门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公司和承包大户当“田保姆”、“水果赤脚医生”等,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保驾护航。

  “土地流转结果是双赢,一批农业经营大户和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在我县被催生。”县委书记邹长新举例说,黄关大坪山种养场租赁土地1800亩,除种植黑宝石李和杉树外,还建立了果苗、肉牛养殖基地,形成了立体生态农业产业链,年销售收入800多万元。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仅衍生了一批新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还使得全县“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规模得以进一步壮大。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民现金收入3608元,同比增收列广西前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