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土地流转吸引龙港镇农民返乡创业

2009年11月19日 来源:温州商报

搭建好的钢管大棚。夏晓腊 摄

  25年前,龙港建镇之初,村民纷纷举家离开土地,涌进城镇,如今越来越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又开始返乡回归土地。“冻土”变“热土”,曾经自愿放弃土地的农民,为何又对土地着魔了?其实,吸引农民返乡的主因是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施行。

  龙港镇双龙村村民朱直升就是其中一位。他回忆说:“10多年前人人都渴望脱离农民身份,去做一个城里人,那时村里几乎近半农民外出打工,而留在村里务农的壮年都被视为没出息的人。”当年,处在而立之年的他也暗暗立下决心,要做个城里人。

  1994年初,朱直升举家搬迁至龙港镇内,从事毛毯加工生意,从插秧的农民变成为做生意的“城里人”。15年来在生意场上的摸爬滚打,给他最大感受是:经商风险大、客户欠账多,做点生意不容易。今年听说村里要把100多亩零散土地流转起来建现代化农业园,朱直升毫不犹豫地决定返乡种田。

  走进龙港镇双龙村农业园,记者看到处处是钢管大棚、整洁的马路和整齐的田间水沟,充满着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气息。据了解,今年5月份,在双龙村村两委牵头下,将该村零散或闲置的土地流转起来,整理出了第一期的100亩土地,进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采用保温、滴灌等先进农业技术,建起了连片标准化钢管大棚,让村民种植经济效益高的蔬菜。

  返乡的朱直升一下承包了30亩土地种番茄,经过精心培育,目前番茄长势喜人。朱直升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亩土地一年承包价1200元,加上投入的设施和人工费用,成本在1万元左右,按照目前的长势,一亩地约有15000斤的收成,依照当前的市场价格,预计每亩地一年可增收近万元,30亩就是30万,这是十分可观的效益。如今,做农民后的他最大感受是:从事农业相对轻松,没那么劳心。

  其实,在双龙村像朱直升这样从离开土地到现在又回归土地的农民还有很多,同样一片土地,过去和如今农民却有两样态度,从耕地抛荒到重新回归土地,双龙村的“土地流转政策”真正唤回了农民对土地的热情,成片的大棚让村民们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现在国家已经取消农业税,看着眼下的利润,目前报名的就有几十位在外务工的村民想回乡,等待下一轮土地流转。”双龙村村支书黄定社介绍,目前双龙村还准备整理出第二期500亩左右的土地转包给村民,使土地流转发挥更大的效益。(记者 夏晓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