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湛江:土地流转 “转”出新鲜经验

2009年07月20日 来源:湛江日报

 怎样才能让农民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伊齐爽公司总经理王京说,关键是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他们经过多方考察比较,最终确定了和农民共同组建合作社,既给租金又分红的模式:这等于农民用土地入股,但是又确保了农民这个特殊股东的利益。

  雷州市惠农菠萝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镇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干部、村委会干部、公司代表和群众代表为成员的董事会、监事会,建立生产投入、产品销售等重大事项议事制度和日常监督制度,对土地生产投入、销售经营、生产效益张榜公布,规范合作社经营行为和收益分配,让农民股东放心。

  雷州市调风镇的农民在租出去的土地上劳作。如今,农民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既收租金又拿工钱。

  今年春节以来,仅半年时间,广东伊齐爽食品实业公司就在雷州市调风镇从3000多户农民手中流转出1万多亩的土地,他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模式,对农民如此有吸引力?

  在调风镇禄切村委会的一片1200亩连片土地上,菠萝开花、甘蔗拔节,长势喜人。和往年不一样,这些作物虽然还是农民兄弟们种下的,但现在他们不用管了。伊齐爽公司以每亩400元的租金租了地后,连地上的作物也评估收购了,菠萝作价2500元/亩,甘蔗作价900元/亩。1万多亩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以此方式流转出来,伊齐爽公司可是下了大本钱。

  伊齐爽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菠萝罐头出口企业,需要大量高品质的菠萝原料,但我市的菠萝种植品种单一、品质不高、均衡供货能力差,与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去年,公司开始在调风镇扩建新厂,引进11条泰国先进的菠萝罐头生产流水线,原料基地的建设更为紧迫。

  怎样才能让农民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伊齐爽公司总经理王京说,关键是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他们经过多方考察比较,最终确定了和农民共同组建合作社,既给租金又分红的模式:这等于农民用土地入股,但是又确保了农民这个特殊股东的利益。

  为此,公司和农民共同组建雷州市惠农菠萝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自愿与公司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期限为10年。公司保证菠萝每亩产量3吨以上,并在保底价0.8元/公斤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行情就高不就低收购菠萝。如果农民在每年期末才支取地租(等于以土地入股),扣除成本投入后,土地经营纯收益实行三七分红(农民30%,企业70%);如果农民在每年期初就支取地租(等于以“零投资”入股),土地经营纯收益实行一九分红(农民10%,企业90%),对其他短期作物,按实际投入分红。公司优先安排社员参与种植、采果等生产经营(平均日工资60元),优先招收身体条件合格的社员进厂务工(月工资约1000~1400元);对入股土地40亩以上的社员家庭,公司为一名家庭成员办理养老保险。

  目前调风镇主要有3种经济作物,香蕉、甘蔗、菠萝。香蕉的效益高,风险大,有资本的农民才能种,甘蔗、菠萝两种作物由于市场不稳定,一般是三分之一的种植户赚钱,三分之一种植户平本,三分之一种植户亏本。他们加入合作社后,以4000公斤/亩的产量计算,保底的产值有3200元,扣除了约2300元的成本,还有900元的收益,农民可分到270元,加上400元租金,最低收入约670元,这对今年因甘蔗、菠萝大幅跌价而亏本的农民来说,颇有吸引力。但在公司看来,以他们的种植技术,菠萝产量和产值肯定不只这个数。禄切村委会王永宁一家共8人,流转土地28.3亩,一次性领到今年土地流转费和作物补偿费等费用62130元,明年按土地收益分红后,最低也能领到约1.9万元,而腾出的劳动力还可以创造收益。他们家输出了2个富余劳动力,年收入2万元。

  王京说,上万亩甚至几万亩(公司的目标是在调风镇流转出5万亩)的土地完全由自己耕作,就是想实现真正的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公司对这些土地连片平整,重新开路,建设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机械化耕作。“将来,我们上了指针式旋转灌溉机,转一周,能浇一两千亩地,几个人就可以管几千亩地。”这位毕业于华农大的总经理对此甚是向往。

  由于调风镇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农民一般流转了一部分地后,还自己耕作一点,于是公司往往在连片平整后,在边缘割出地块,留给农民自己耕作。王京表示,他们的目的不是占有土地资源,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农民科学种植,今后公司不种了,农民也能自己种出好菠萝。

  虽说有对农民较为吸引的流转模式,但土地流转毕竟是要面对千家万户,单靠一个公司很难完成。雷州市、调风镇给予了有力支持,雷州市惠农菠萝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镇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干部、村委会干部、公司代表和群众代表为成员的董事会、监事会,建立生产投入、产品销售等重大事项议事制度和日常监督制度,对土地生产投入、销售经营、生产效益张榜公布,规范合作社经营行为和收益分配,让农民股东放心。

  镇村也在土地流转中获益,公司对流转出来的土地按每亩20元给予管理费,镇村按照4∶6的比例进行分成。如禄切村委会目前已引导农民流转土地2080亩,仅土地管理费收入一项就达到了24960元/年,村委会今年的工作经费就有了保障。

  伊齐爽模式,营造了一种多赢的局面。{Npage}

  待流转土地网上招商真金白银奖土地流转

  遂溪经验

  为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该县成立了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负责土地流转的情况排查、登记造册、数据管理等工作。目前,全县库存的14.8万亩等待流转土地全部挂在县农信网上,外地客商只要打开网页,就可以了解到遂溪县各镇各村有多少连片的土地使用权可供转让,也能联系到转出方的有关负责人。

  在政府的强势推动下,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等积极谋划规模经营,形成了“公司+基地”、“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三大模式。

  遂溪县今年把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列为“十大创新亮点工作”之一,其对土地流转的重视可见一斑。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实现土地流转达17.6万亩,土地流转面积占全县耕地的20.7%,包括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入股等形式。

  年初,《遂溪县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方案》出台,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正是召开现场会的好时机,明确了土地流转工作的目标任务。

  县政府出台优惠措施:对自愿放弃承包土地转变身份进城的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会保障;对100%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可参加政府各种免费就业培训,优先推介就业;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面积50亩以上、签订规范合同且流转期限5年以上、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经审核验收后,由县财政按每亩50元的标准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次性补助;对当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0亩以上,土地流转工作管理规范的镇,县财政按每亩2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工作奖励;对新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承包权入股面积连片100亩以上,并经工商部门登记、运作规范的,县财政给予2000-5000元的一次性基础建设经费补助。去年,该县安排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达400万元。

  为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该县成立了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负责土地流转的情况排查、登记造册、数据管理等工作。目前,全县库存的14.8万亩等待流转土地全部挂在县农信网上,外地客商只要打开网页,就可以了解到遂溪县各镇各村有多少连片的土地使用权可供转让,也能联系到转出方的有关负责人。工商部门印发《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行为。

  在政府的强势推动下,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等积极谋划规模经营,形成了“公司+基地”、“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三大模式。如浙江台州西瓜协会在北坡、杨柑镇投资建设2000亩西瓜基地,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在洋青、乌塘镇建立3500亩现代化马铃薯生产基地,广东丝丽茧丝蚕业有限责任公司租赁界炮镇西湾村土地建立连片2500亩标准化蚕业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等等,形成特色鲜明、带动效应好、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区(带)。东港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东莞润丰国际蔬菜有限公司合作,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订单”种植供港蔬菜,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组织技术指导、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分散田间管理,入股土地3000多亩,群众每年每亩地可收入6000-10000元以上。

  土地流转后,农户在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后可外出打工,或在家门口反聘为农民工,稳步增收。2008年,遂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662元,比上年增长9.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和平均增速。{Npage}

  【记者观察】

  让土地流转到现代农业经营者手上

  谈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科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都是题中之义,而在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一切又是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基础。

  或简而言之,要让土地的经营权集中到现代农业经营者手上。让他们来做农业,他们自然就会做出现代农业的样子。像我市一些“公司+基地”的模式,已经让人直观地看到这一场景。可以想象,伊齐爽公司直接运作的数万亩菠萝基地,其现代化的程度将是“赏心悦目”。

  这样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可以是公司、可以是合作社、可以是种植大户,他们以一个农业投资者的姿态出现,一家一户的小本经营难担此重任。

  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更加需要投资来改变其“靠天吃饭”的命运。

  寻找现代农业投资者,对地方政府来说,就是农业的招商引资。

  农业的招商引资,更是以土地的流转为前提。

  遂溪县大力推动土地流转,把可供流转的土地资源整理出来挂上网,此举大大缩短了投资者集中土地的成本,相信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如此抓农业,可谓找准了着力点。

编辑:陈克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