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土地撂荒 我们该如何应对?(图)

2013年04月09日 来源:宜宾日报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前几日清明的大雨正好为田里积攒了雨水,是耕种的好时节。然而,宜宾一些乡镇播种者的身影却不如往年出现的频繁。

  因为一些土地逐渐被撂荒、搁浅。

  宜宾农村土地撂荒情况究竟如何?有没有有效地应对措施?

  4月7日,记者深入珙县,分别走访了土地撂荒问题突出、正通过尝试改变撂荒现状和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的几个乡镇,解剖典型以飨读者。

  种地挣不了钱每天收入仅5元

  “去年我们家花了200多元钱,打了200多斤谷子,市场价格才1.5元一斤,真是费神、费力还费钱。”有村民抱怨。

  他们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地若是种玉米,要投入2斤种子,每斤30元;底肥30斤,每斤2元左右;追肥5包,共130元;锄草要5人,收获要4人,每人每天工资50元;收获时请人吃饭,两顿要200多元;这些加起来共计有900多元。而每亩地收获的玉米最多只有600斤,市场价1.4元左右一斤,共840元。

  算下来,收成最好的一亩地都要亏60元以上。

  “我们算过,抛开人工工资,农民要是种地的话,每天只有5元的收入。”珙县鞍子村村主任杨长江说,种地收效甚微,很多人都选择就近务工、外出务工养活全家。

  粮食价格不高,国家的直接补贴都被农资涨价抹平,种子、化肥、农膜等必用农资价格都在增长。“谷贱伤农”的因素使得“弃田务工”、“弃田经商”的人数在不断增多,种田已经逐渐淡出了农民家庭的收入来源。

  “有时候种些菜都是自己吃,因为买的没自己种的放心!”周先生说,种菜完全是为了健康而不是增加收入。

  自然灾害、固守思想使撂荒更为严重

  耕地撂荒有常年撂荒、季节性撂荒两种表现,其中又以季节性撂荒面积最大,而今年的旱灾则使得土地撂荒问题越加严重。

  以我市某乡镇为例,该镇劳动力共5524人,外出劳动力2092人,占总劳动力的37.9%,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劳动力明显不足。该镇共有8个村,耕地8973亩,常年撂荒达1224亩,不算上季节性撂荒土地,都已占到总耕地面积的13.6%,浪费情况严重。

  珙县芙蓉村是个集4000人口的大村,由于煤矿资源丰富,很多村民都被吸纳到附近煤矿就业,剩余劳动力严重不足。该村的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每块田地面积小且分布不均衡,耕种难度很大。“像这种地形的土地,不用说大型机械了,就是用小型农机,困难也相当大。”巡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单庆华说,这里的每一种作物都要农民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耕种。

  今年旱灾灾情在这个地方显现突出,前几天刚下的两场大雨对龟裂的田地没有作用。虽然山上新开了两口井供应田地用水,但对饥渴的土地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耕地面积6000多亩,就有500亩因干旱无法耕种。

  据珙县统计局局长熊学秋介绍:“一般撂荒土地地处高山沟夹地带,土壤贫瘠、零星分散,耕种条件差、产量低、没有农业基础设施或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因农户不愿投入成本及劳力而导致撂荒,再加上主要劳动力大多外出,留守老人、儿童根本无力耕种。”她说,虽然无法耕种,但拥有土地资源仍然是大多数农民的“定心丸”、“最后防线”,所以他们宁愿荒着也不愿意将土地挪作他用。

  土地流转撂荒土地的新出路

  一些农民抱着“最后防线”不放,但一些农民却另辟蹊径找到了合理利用土地的方法。珙县龙塘村就通过引进公司的方式,为土地找到了“好归宿”。

  该村共有1836人,共438户,人均耕地0.5亩,林地共一万亩。在2003年以前,这里也跟其他村一样,以农业为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

  2003年,该村村主任张成义引进现在的龙茶花海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旅游项目,把农民的闲置用地、荒地都集中起来种植茶花,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按照农民与公司的合同,公司按照几十元到几百元一亩的价格,把农民土地集中流转。个人地里的茶花由本人管理,茶花出售时,再按照该土地上出售茶花的价格的49%与农民分成。这样农民不仅得到了租出土地的收益,还能与公司一起分红,一时积极性高涨。

  “以前租400多元一亩的土地现在用800元去租,农民都不太愿意了。土地流转使得土地增值了。”张成义说,不仅土地变荒为宝,农民还可以在该公司就业,公司现目前已经可以吸纳一百多人的劳动力。“我们村外出打工的20个人都不到!”他骄傲地说。

  目前,该村种植了5000多亩的茶花,每亩地能种植80株茶花,一株8年生茶花可卖到4000元。这样算下来,每年农民一亩地可以有接近2万元的收入。

  村民张洪兵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们家有接近4亩的耕地,用了2亩种植茶花,每年约有7万元收入。加上自己在公司做技术工人,每个月还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家里情况有很大的改观,以前我们是瓦房,现在修成了400多平米的楼房。”他笑着说。(日报见习记者 周亚秋 文/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