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乡村旅游 > 乡村风情

苗家女办火了民族特色乡村酒楼(图)

2013年03月05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阿浓苗家山腰间,竹楼木阶玉米拴。鲜红辣子一串串,帘外飘奏芦笙欢。”
    苗家女办火了民族特色乡村酒楼

    生意的火爆,让“阿浓苗家乐”老板李珍乐得合不拢嘴

   “凡是到店的客人,我们会用苗家特有的热情来招待,就像招待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样。”面对前来采访的笔者,贵州苗家女阿浓的回答简单朴实,却让人印象深刻。

    阿浓的汉名叫李珍。到过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的游客大都知道寨子里有一个民族特色乡村酒楼——“阿浓苗家”,老板是一个热情爽快、能歌善舞的苗族姑娘。

    “阿浓苗家山腰间,竹楼木阶玉米拴。鲜红辣子一串串,帘外飘奏芦笙欢。”这是游客即兴为“阿浓苗家”做的打油诗,赞的是这里浓郁的苗族风情。

    “都说‘看西江知天下苗寨’,很多游客到西江,观赏我们独特的吊脚楼群,看民族歌舞表演,吃农家饭。旅游业的发展也让我们苗家真正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阿浓说。

    “阿浓苗家”的传奇,实际上就是西江千户苗寨变迁的缩影。

    今年38岁的阿浓跟寨子里很多人一样,也曾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也曾紧随“打工潮”到过广州、深圳等地。2001年,雷山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西江也被外界所关注,陆续有驴友、写生的师生前来游玩。阿浓和丈夫决定结束打工生活,回到家乡拿出积攒的2000元钱开了一家苗绣坊,专门卖刺绣、蜡染、银饰等工艺品。随着游人越来越多,富有远见的阿浓又在自己的两间小屋里搞起了住宿接待。

    阿浓说,经营小屋的那段日子,她交了很多天南海北的游客朋友,在与他们交谈中自己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看到了西江旅游发展的大好前景。

    2006年底,阿浓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又贷款40多万元,和家人一起开始筹建阿浓苗家酒楼。在雷山县旅游局、经贸局等部门的扶持下,2008年4月,能提供84个床位、同时容纳200多人就餐的“阿浓苗家”正式开张迎客。

    “开始打算搞阿浓苗家的时候,周围很多人好心劝我不要冒风险,我也担心赔钱。但是我看好西江的旅游,再加上饭馆的位置在公路边,我相信客人会越来越多的。”阿浓说。

    2008年9月,第三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千户苗寨举办,西江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了国内外游客竞相前往的旅游目的地。“阿浓苗家”也趁此机遇赚了个盆满钵满。据统计,仅“旅发”大会期间和随后的“十一”黄金周,“阿浓苗家”就实现销售额18万元,纯利润近10万元。到2009年底,阿浓不仅一次性还清了4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还买了一辆14万元的商务车。

    “知贵州而无不知西江,知西江而无不知阿浓。”这是游客如今对“阿浓苗家”的赞誉。2011年,“阿浓苗家”接待游客达8万多人次,收入360多万元。开业至今,“阿浓苗家”的旅游总收入超过1016万元,纯收入超过300万元,纳税87万元,还为镇内镇外解决了40多个就业岗位,不仅成了西江千户苗寨的致富“领头雁”,也成了众多苗族农家乐的典型代表。

    阿浓介绍说:“西江的一批批返乡农民工,看到我开办农家乐有了甜头,大家根据自家条件,也贷款筹资修建或改造房屋,开办起了农家乐。”有数字显示,目前,西江千户苗寨农家乐旅游接待户发展到138户、民族工艺品店70多户、小吃店30来户、银饰店近40户。在农家乐方面,就能提供2000多个床位,同时能接待4000多人就餐,极大地缓解了西江餐饮住宿接待压力,并通过当地村民自主创业,实现当地劳动力转移600余人。

    据了解,像阿浓家这样档次的农家乐接待户平时购买的大米、蔬菜、土鸡、农产品都是西江当地和周边村寨生产的,带动了地方农产品的发展。目前,在西江周边的连城、营上、干荣等村寨有规模的养鸡户5户,养猪户2户,蔬菜种植示范基地1户,稻田养鱼示范村3个,西江旅游发展整体效益开始显现。

    “没有旅游业的发展,就没有‘阿浓苗家’,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没有‘阿浓苗家’。‘阿浓苗家’唯有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让四方的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样才能让来过的游客不忘‘阿浓’,不忘西江。我还希望有更多的兄弟姐妹在西江的旅游发展中找到致富路,我愿意帮助他们,为家乡做更多的事。”阿浓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