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通过土地流转租用近千亩土地 四名大学生当农民

2008年12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4位大学生,放弃了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利用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机会,来到“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第一县”太和的小乡村里“流转土地”,当起了农民。

    2009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600多万人。在这样的状况下,这4位大学生的选择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想当农民

    任志献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他学的是动物科学,一心想自己创业。但遗憾的是,由于手头上没有足够的资金,同时也没有一个和专业对口的创业项目,他只得暂且放下创业的念头。和任志献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他的3个好朋友——李娜(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张育军(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和王伟(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他们有的已经毕业,有的还在读研究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只能等待机会,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

    今年初,远在老家江西的张育军突然接到任志献的电话:“我已经把老家的房子抵押了,凑了十几万块钱,我们几个一起创业,干种植、养殖!”在确定任志献这些话并非儿戏后,兴奋不已的张育军立即通知李娜、王伟,之后,3个人赶到了任志献在安徽的家里,一个搞养殖的创业蓝图正式开始绘制。原来,任志献经朋友介绍,将自己的创业基地定在了有“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第一县”之称的太和县。“这里有着改革的先例,所以我们经过考察后选择了这里。”任志献说。

    邹油坊,太和县皮条孙镇一个偏僻的小乡村,近年来村里劳动力大量外出,良田也曾抛荒。有的村民把土地无偿甚至“倒贴皮”转包给别人,土地使用权不仅没有收益,反而成为一种负担。然而,自从村支书家里住进了一个大学生之后,这里的平静就被打破了。任志献拆除猪圈、平整土地、收拾屋子,把一个百十平方米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这里就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办公场所。沉寂了很多年的村庄流进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今天,任志献的到来让大家觉得很新鲜。他准备在这里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和新型生态养殖,推广循环生态农业,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走上科技致富之路,这得到了村支书和热情村民的大力支持。{Npage}

    风险投资

    但问题很快摆在了4个人的面前,因为仅凭十几万元的资金,根本无法把种植养殖做大做强,而且市场风险非常大,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成功,否则一旦摔倒,就很难再爬起来。

    冷静后的任志献想,必须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他想到了要寻找到一个有实力的“风险投资方”,由对方投资,他们几个人提供技术,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眼前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奔走,任志献找到了合肥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拉来了风险投资。“有了资金支持,我们几个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种植和家畜饲养。”任志献说。

    2008年4月,以任志献为团队核心的元丰生态农庄养殖基地,正式落户于太和县皮条孙镇。他们前期在邹油坊村通过“土地流转”租用土地200亩,还积极促成了安徽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50亩乌白菜优质良种繁育基地落户于此。“我们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与广大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定价收购,并聘请专家予以生产指导。眼下已建成钢架温室大棚30个用于育苗。”任志献说,他们给农民的土地租金每亩500元一年,农民在基地当工人每月600元,每月休息4天。“当地农民很欢迎,现已登记要求加入做工的有近200人。”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凤阳考察时,表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任志献他们首先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反季节钢架大棚蔬菜养殖,而李娜、王伟等人也将自己学习到的、目前国家正在推广的最新畜牧养殖科技,应用到动物养殖实际中去。为了有效循环利用资源,任志献还把养殖基地里的牛、鸡、鸭等粪便,发酵生产成沼气,提供清洁能源,一个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庄正在逐步形成。

    两厢情愿

    太和县邹油坊村的村民邹兴旺对记者说:“我快60岁了,进城打工太老,就把地租给他们后当上了‘工人’,比自己种地划算!”

    村民邹峰给记者算一笔账:“我夫妻俩在这里打工,一年收入有14400元。我的6亩地租一年,也有3000元的收入。”这样,夫妻俩现在一年总共可以净收入17000多元,这对以农为主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

    如今,任志献等人已经管理着200多亩种植园和700多亩养殖园,计划在2~3年内分期建成1500~2500个反季节蔬菜钢架大棚,日出新鲜蔬菜15~20吨,并且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民自主创业,搞家畜养殖和蔬菜大棚种植,由他们负责收购。养殖基地还成为国内好几所农业院校的实习创业地。目前,他们已经和徐州等地达成了销售协议,初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产生。 {Npage}

    学有所用

    “我们希望建成一个可循环生态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基于这个目标,我们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已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得到了我的母校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在人力资源、良种培育、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并与凤阳、和县、霍山的蔬菜基地建立了经验交流合作机制。”任志献说,他们的远期目标是希望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打造安徽的华西村,当然这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相信会发展得更好。”

    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任志献说他是幸运的,他知道自己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希望更多和我们有着同样抱负的有志青年能够扎根农村!”记者宫礼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