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河南西辛庄村支书谈筹建村级市:不在乎被说炒作

2012年05月15日 来源:新京报

5月12日,李连成在“西辛庄市”的牌子旁边安排工作。本报记者 周亦楣 摄
5月12日,李连成在“西辛庄市”的牌子旁边安排工作。本报记者 周亦楣 摄

  李连成

  河南濮阳市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支书。全国劳模。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因提出要建“村级市”而被关注。虽然民政部门提出建“西辛庄市”不符合相关政策,李连成还是在村里挂上了“市”的牌子,这一举动引来媒体聚焦。李连成称自己建设的是新型农村社区,叫市只是改个名字,让“村民”圆“市民”梦。

  李连成让西辛庄村“私自称市”了。

  “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市(筹)”,西辛庄一周前挂上了这个牌子。

  61岁的西辛庄村支书李连成说,他要让村民当市民,“再差的市都比村好”。

  昨天,媒体报道西辛庄挂牌称市不符合政策,并至今仍未“摘牌”。

  李连成强调那个“筹”字,“我还是筹备,我没说已经建成市了”。他又说,我们只是改个名字。

  牌子是5月8日挂的。那天,李连成穿上了西服,系上了领带。“领带勒得慌,可是高兴。”

  当着全村和邻村上千口人,李连成宣布,西辛庄筹备着要成为“西辛庄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有人喊,“李市长,括号筹”。李连成眯起眼,猛地拍一下人家肩膀,咯咯笑出了声。

  其实,挂牌的前一天,民政部门“叫停”的文件已经来了。

  5月7日,庆祖镇民政所所长魏军防,送来民政部门的内部文件。文件说,河南省民政厅地名处规划司已经到庆祖镇传达通知,西辛庄村积极兴建新型农村社区值得称赞,但是要建西辛庄市并挂牌,是不符合上级有关政策的。“你镇应立即责令西辛庄村停止关于挂牌的行动。”

  李连成还是决定继续次日的挂牌仪式,“我这块牌子下面挂了一个筹字,我还筹着呢”。

  昨天,李连成称没有改变想法,“我现在还是感觉成功概率有百分之八十”。

  “我们又没有行政机关。”他说西辛庄叫了市,实质还是村,还归庆祖镇管,这个“市”,就是要个鼓励的名字。{Npage}

  脱农梦

  “咋就不能当市民”

  要改“村”为“市”,李连成说琢磨了一年多。

  5月8日挂牌那天,他对着一拨拨记者激昂地重复一句话:“我们西辛庄人均达到2.6万元了,和城里人差不多了,咋就不能当市民?”

  “当市民,是我们整个西辛庄人的梦想。”李连成强调“整个”,他对每个来的记者说,你们没当过农民,当过就知道了。

  不过从郑州大学毕业的李连成的二女儿并不在乎。她觉得,是不是农民对生活质量没什么改变。

  农民王二英也说,建不建市,没啥影响。“就是个名字。”不过,“怎样都支持书记。”

  李连成不认同。他说,短时间内没什么变化,时间长就看出来了。城里人不比农村人更有素质?城里不比农村条件好?招商引资也会愿意来。

  他认为,叫市了,更好招商引资,“要是个村,别人会说,咋到村里投资了?”

  有人说,李连成想当“市长”。有人拿西辛庄市和北京比,李连成急了,“你们误解我了,俺这‘市长’哪能赶上北京那市长?”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李连成发言:“我来北京开会一看,乖乖哟,我们村再干1000年,也撵不上北京啊!”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打趣道:“连成的意思是,他们村想赶上北京啊。”

  李连成说,他的“市”其实就是个大社区。以后的“西辛庄市”,就是一个集合周围15个村的新型社区,有工厂,医院,学校,超市,敬老院。他还是管西辛庄的事,管不上其他村。

  带头人

  “我还需要别人策划?”

  8日,是李连成精心挑选的。“农民就要发。想要发,必须找8。”3年前,村里建的民生医院,也选在“8”日落成。

  李连成不避讳想发财。他家外墙壁画写着“富水长流”,屋前还挖了一汪水塘。

  妻子赵金镯说,李连成是穷怕了。刚结婚那会儿,西辛庄村好多盐碱地,不易长庄稼。李连成家里人口多,弟弟们都小,一天只能吃顿糊糊,饿了就早早睡觉。

  “农民,能不遭罪?”李连成觉得城里人好,穿衣服不一样,澡堂不一样,说话都不一样。

  村宾馆经理于孟增觉得,李连成眼光远,胆大。1983年,中原油田刚成立,李连成看见濮阳蔬菜紧缺,他贷了1万元,搞了3个蔬菜大棚。“那个时候,一般人谁敢贷1万元?”到1991年他赚了9万元,盖起了二层小楼。

  就在1991年,他因带领村民种蔬菜致富,被选上了村支书。这让李连成琢磨清楚,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跟你。

  之后连续20年,他都被选为村支书。

  李连成总结:“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这句话歪歪扭扭地刻在村委会对面的石碑上。字是李连成写的。

  在西辛庄,小学生李梦瑶都知道李连成“把造纸厂捐给村里,把好的宅基地让给别人”。

  于孟增说,村里建医院的时候,有人推销医疗设备,找到李连成家,塞给他几万块钱,李连成一把扔到门外。

  他说这些事使得村里人更加信任李连成。

  李连成自信自己聪明。有人质疑村级市的概念是策划的。“就我李连成还要别人策划?”他瞪了眼,“啪”一拍桌子,“一般人的脑子比我差得多。”

  都说李连成脑子好使。

  赵金镯说,家里建房,李连成指挥着施工队,墙砌多高,窗要多大。几年前村里建占地60亩的医院,也是李连成“设计”的,没画一张图纸,全是口头指挥。

  李连成喜欢别人夸他聪明。“西辛庄还找不到一个人脑子比我好使的。”{Npage}

  活典型

  “典型就是生产力”

  李连成是个典型人物。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全国劳动模范。他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小学生李梦瑶在电视上看见李连成的机会,比在村里见到的还多。

  李连成总是很忙。赵金镯说,他早上四点多起床,晚上十点多回家。白天待在建筑工地或是县医院,还要接待各级访问团。

  村委会二楼有一间展览室,挂满了李连成跟诸多领导的合影。

  有客人来访,李连成就讲一讲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他一遍遍地讲解、作报告,每次连抱拳致谢的小动作,都一模一样。这样的讲解报告,多的时候一天五六场。

  5月12日,河南省教育厅几十人乘大巴来听李连成作报告。李连成扯着嗓子,挺直了腰板,指着一张照片进行解说。下面齐刷刷鼓掌。

  “典型是啥?典型就是生产力。全国千千万万典型,没谁能说出我李连成这句。”李连成说着,兴奋了,手一挥,说,当了典型,对下有人拥护,对上有人支持,这就能干成事啊。

  李连成说,活典型能换来资源。2004年,他想给村里通上天然气。他找到省主要领导。最终,西辛庄通上了天然气。

  通上气,吸引了工厂来落户。震东电光源公司濮阳分公司副总经理董军海说,这家江苏镇江的企业到西辛庄建厂,主要考虑两个,一是人力成本,二是天然气。

  为了西辛庄,李连成会向上提要求。为了留住村医院的医生,他去找县里要150个编制。

  他和县里说,我认为,40万人来这里看病,这个医院不是我的医院,是濮阳县的医院,给濮阳县的人看病。政府没钱建医院,政府穷,西辛庄积累这么多年,给这个医院建起来了,该给编制。

  最后,县里给了医院150个编制。李连成很满意,“谁支持我李连成,我就说他好,谁不支持我李连成,我就不说他。”

  试验者

  “没点风险能成功?”

  李连成说他一直在琢磨,什么时候提出建村级市。

  今年两会,他看准了时机,提出要建村级市。这个消息很快被河南媒体报道。接着,消息传遍了全国。

  李连成说,“要学会宣传自己”。怎么宣传?他说那得和报纸标题一样,“抓题眼”。

  李连成没上过一年学,他认字,还是从2000年7月开始的。时任濮阳市市委副书记的李新杰,让李连成一天学会三个字,一个月向他交一次作业。

  二女儿是李连成的老师。每天早上4点多,李连成起床“念书”。女儿起床后把他圈的红字解释给他听。

  他觉得,很多事没想象的难。这些年,李连成总做一些别人看着冒险的事儿。不懂技术但建工厂,没学过医但建了医院。李连成说,“没点风险能成功?”

  李连成说,他自己有个大方向,具体怎么做,还是要找人商量。

  “建市”,他去找过专家。

  4月18日,关于“西辛庄市”的研讨会在濮阳举行。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等参加了研讨会。

  濮阳市副市长郑实军也参加了研讨会。他说,西辛庄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新型社区的标准,是一项亟待探索和解决的新课题。

  与会专家们认为,西辛庄建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值得鼓励。“西辛庄要建村级市应热情鼓励、积极支持”。

  李连成于是就琢磨着挂牌的事。最终,挂了带“筹”字的“西辛庄市”。

  李连成说,为了这个“筹”字,他琢磨了一个半月。他说揭牌前,这个“筹”字,只3个人知道,做牌子的,送牌子的,还有他自己。“我把牌子盖着,赞成的也给我宣传,不赞成的也给我宣传,我一掀,他们都傻了。”

  对于质疑,李连成说,我们又没有行政机关,只是改了个名字。“凭啥不让我们当市民?”

  他规划着要在原先村造纸厂那块地盖小高层,把房子卖给周围村的人。“城里有啥咱这有啥。能当市民多好啊。”

  ■ 对话

  “叫了市,就是城里人了”

  西辛庄村支书认为“称市”有助于村民素质提高

  “真不叫我干,就摘牌”

  新京报:今天媒体报道了你们挂牌不符合政策,感觉到压力吗?牌子依然没有摘。

  李连成:没有压力。舆论争论使西辛庄受关注,那是好事。

  我们挂的是村级市,不是行政建制,又没行政机关。我自己也查了,地名法没规定不让名字里叫市。

  新京报:今天没有相关部门找你吗?

  李连成:没有。他们不来找我,我还要去找他们。问一问为啥不给我改地名。

  新京报:你牌子里的“筹”是在打擦边球。

  李连成:那不是。从村里实际情况出发,我还没筹备好。手续还没准备齐全。如果不给我办,我就不办了。

  新京报:你觉得会摘牌吗?

  李连成:如果真不叫我干,我就摘了。叫市不叫市我都好好干。为什么叫市?叫市是为了更好地干。

  新京报:一个村改叫市,能带来什么变化?

  李连成:一个是圆了农民的梦。第二,不管走到哪去,我们都要讲究了,说话、穿衣都注意了。“市民”素质就提高了。

  新京报:不叫市就不能提高?

  李连成:总是说我们是农村人,不注意形象。叫了市民,就是城里人了,十次有九次都要注意了。而且叫了市,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也不一样了。我们去招商引资呀,人家一看,哟,西辛庄市,叫市了环境肯定好。这要是个村,别人会说,咋到村里投资了?不好听。{Npage}

  “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的市”

  新京报:怎么就想起要建村级市?

  李连成:我觉得我们村达到城市标准了。

  新京报:村级市是你自己想的?你怎么“悟”出来的?

  李连成:我前五年,前十年就想,打造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有啥我有啥。我们村人均收入两万六,六百多口人,年赢利几千万,为啥不能叫市?

  新京报:你的概念里,到底什么是村级市?

  李连成:村级市就是城镇化的发展。要建个新型大社区。

  新京报:对于这个新型社区,有什么规划?

  李连成:我准备盖招商楼。用我的话,说不清的话,西辛庄就是汇合点。这个大社区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买,互相卖。十年后,西辛庄要建成小香港。

  新京报:小香港?

  李连成:就是买卖交汇的地方。我觉得一个楼盖起来都能交汇。

  新京报:那是建市场吧。

  李连成:别人都从行政理解,可我的市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的市。

  “叫我市长,我太高兴了”

  新京报:为什么不叫社区?

  李连成:我个人认为叫市比社区好。

  新京报:好在哪儿?

  李连成:叫市,是因为想享受市的生活,农民圆了这个梦,水平到了,就想当市民。

  新京报:叫市之后,生活能有什么不一样?

  李连成:叫市不叫市,几天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包括各种文化生活,包括各种文化现象,慢慢来。你看,我都打领带了。

  新京报:一个称呼,它就那么重要?

  李连成:我也没说它重要,也没说不重要。我们已经享受市的生活了,为啥不让叫?

  新京报:西辛庄和华西村比怎么样?

  李连成:差距大,(华西村)比我们好。

  新京报:吴仁宝没叫“华西市”呢。

  李连成:他没我创新。他没叫,那是创新创得慢。

  新京报:你希望别人叫你市长还是书记?

  李连成:叫我市长的人很多。我希望叫我市长,我太高兴了。

  新京报:为啥高兴?

  李连成:这几年没白干。改革开放三十年干好了,达到市的生活,我肯定高兴。

  不在乎被说炒作

  新京报:很多人认为村级市的提法不成熟,是你为了招商引资,在炒作。

  李连成:我不在乎(炒作)。商人都有水平,都有能力,他来考察,一看这不行,那不就走了。我个人认为,当市民了,素质要比村民高。人家都能来看看,确实和我说得一样,那招商引资不就出来了?

  新京报:要是不成功呢?

  李连成:不成功,大家给我评出来哪里不行。我在哪里跌倒还要站起来。我坚决把这一块变过来,还要再干。

  新京报:庆祖镇民政所已经责令你整改了。

  李连成:他说你不能办。我没挂,我是筹备呢。只要是改名不违法,我觉得他应该给我改过来。我们这个名字是村的名字。我们想变一个字,不给我变了,依据在哪里?他民政所也没找到。

  新京报:你和民政所沟通了吗?

  李连成:我跟民政所都谈过。就是嘴谈,没写东西。他没说给我办,也没说不给我办。他在那拖呢。

  新京报:还没沟通好,为什么着急挂牌子?

  李连成:筹备一挂,我就开始大的规划了。不让我挂,我摘了不就完了。我要先试先行。

  新京报记者 周亦楣 河南报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