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资新闻

回顾2011:肉价涨姜蒜跌 农产品过山车渐行渐远(图)

2011年12月26日 来源:北京晨报

  今年的农产品价格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肉类和菜类的处境却又截然不同,一边是猪肉涨价风头最劲,另一边是大蒜生姜轮流摸底,一轮又一轮的崩盘让人看不到菜农的春天何时才会来。

  猪肉疯涨大蒜崩盘

  说起今年的物价,就不能不从年中的一涨一跌说起。涨,说的是猪肉;跌,说的则是大蒜。涨到多高?最高峰时的猪肉价格可以一周上涨5元以上,一个月就翻一番还多;跌到多低?最低谷时,金乡的大蒜价格缩水80%,几毛钱一斤堆在地里没人要。若是用过山车来形容,那么猪肉就如同被绑在过山车上一路狂飙的大哥,啥时候能下来心里却没底;而大蒜们则像是站在下面跟着跑的小弟,本想自己也有机会上去过把瘾,结果却净摔跟头,落得个鼻青脸肿的下场。

  作为一般的消费者,也许只要知道什么现在比较贵、什么比较便宜、价格什么时候会回到正常也就足够了,虽然生活受到影响,但始终不至于触及根本利益,大家抱怨一下也就过去了。然而对农民来说,这价格一涨一跌无异于在倾家荡产的边缘走了个来回。

  农民涨价不赚跌价赔

  颇为吊诡的是,不论肉价菜价是涨是跌,农民其实都并不能真正获益。

  就以大蒜和生姜为例。大蒜有金乡,而生姜有安丘,两者都占据着全国产量的较大部分,很多乡镇几乎全部村民都种植同一类作物。而经过今年的风潮洗礼,当地的蒜农姜农亏本的有之,破产的有之,尚能支持的菜农积极性也大受打击,菜价崩盘对当地农业的打击不难想象。

  而养猪户们也没从高涨的肉价中赚到多少实惠。廊坊的养猪户小刘告诉记者,在五六月份,大部分养猪户其实并没赚到多少钱。“每头猪赚的钱是更多了一些,一头能赚800元上下。但是去年猪肉价格偏低,不少养猪户都亏损了,因此今年补栏的数量也不大。而且高猪价引起了小猪和饲料价格的上涨,后来肉价的涨势过去了,成本却没有跟着下降,最后的结果却是猪农的利益被进一步压缩了”。{Npage}

  期待明年会更好

  在小刘看来,现在的肉也好,菜也好,涨价多是由于产量收缩加上成本支撑;而跌价的原因多半是由于产量过大加上需求减少。产量的波动很大程度上是受前一年价格的影响,前一年价高,农民积极性高涨,第二年的产量也就会增加;而第一年价格偏低的话,第二年农民的积极性难免会受到影响,产量就会下降。

  “但是平衡产量则需要宏观的指挥调控,作为个体的农民是无能为力的。而至于粮价、油价、人力这些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更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了。”小刘告诉记者,面对“怎么都难赚钱”的困境,大部分农民只能选择被动承受。“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坚持下去,期待明年会更好了”。

  晨报记者许诺

  ■新闻记忆

  发改委约谈成流行语

  回望:2011年,所有人都在感叹物价上涨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成了“扑火队长”,先后约谈食品、日化、食用油、白酒等17家行业协会。

  多家日化企业在约谈后纷纷搁置了涨价计划。不过,人们很快发现,食用油、洗衣粉、方便面的价格开始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上涨,而白酒企业的涨价更是失控,2011年白酒平均价格涨幅高达30%。

  点评:“约谈”这种既不是传统的行政命令又存在着行政干预嫌疑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引起广泛争议,而事实也证明,这种违背市场竞争机制的方法无法有效阻止物价上涨。晨报记者陈琼

  从瘦肉精到塑化剂

  回望:2011年,食品安全成为贯穿整个行业的年度关键词,从“3·15”晚会上被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到上海超市里出现的染色馒头,从台湾塑化剂风波到地沟油,再到速冻食品的“细菌门”,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消费者内心忐忑不安,也拷问着食品企业的良心。

  企业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瘦肉精事件”使双汇公司遭受的直接损失超过121亿元,而“比三聚氰胺更恐怖”的塑化剂风波则让整个饮料行业遭受牵连。

  点评: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过,推动食品安全的重任显然无法靠企业自律和消费者的自觉来完成。

  晨报记者陈琼{Npage}

  乳业新国标倒退有理?

  回望:2011年,围绕着生乳新国标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卫生部2010年3月发布的生乳新国标。新国标中每100克生鲜乳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从原来的2.95克调整为2.8克;菌落数标准由原来每毫升50万个调整为200万个。中国奶业协会人士曾称新国标是为了保障绝大多数养殖技术不够成熟的奶农的利益及成长中的中国乳业。到了年底,“新国标被奶业三巨头绑架”的消息则让争议再度升级。

  点评:重振民族乳制品不能建立在降低乳制品质量、牺牲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生乳新国标的争论或许能推动行业进步。有消息称,农业部已经有意推动新国标的修改。晨报记者陈琼

  ■声音

  当兵两年不识苹果、HTC

  退伍军人栗明

  两年没回家,家人和小区没怎么变,但21岁的栗明却发现手里崭新的诺基亚手机,如今已经没有人在用了。

  “当兵回来没几天就组织了同学聚会,看大家手里拿的手机都是苹果和HTC的手机。”刚刚从部队退伍回家的栗明有些纳闷地说,“我到现在也不是很了解这些新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一同退伍的战友们大部分都换了新的手机,他们也不懂,但至少可以看上去不土。”

  栗明现在用的手机是2009年当兵前花了3000元新买的。“当时已经开始有智能手机,但样子很普通、功能也不是很强大”。

  看到同学人手一个苹果或者HTC,栗明也开始想过节前自己是不是也要换一个?(孙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