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江津:大学生“鹿倌”要实现创业梦

2011年04月03日 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

  新华网重庆频道4月2日电(袁孝春)“人要有拼搏精神,才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这是大学生“鹿倌”杨俊的座右铭。

  今年24岁的杨俊,家住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郭坝村,4年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和大多数向往灯红酒绿大都市生活的“天之骄子”截然不同,却把“根”深深地扎在了农村。

  200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杨俊与人合伙办了手袋厂,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尽管小有盈利,但他始终不满足,一直苦苦寻求新的创业机遇。一天,杨俊从网上看到养殖梅花鹿的致富故事后,一子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后,他像着了魔一样,不分白天黑夜地上网搜集养殖资料,先后花了3000多元购买各种养鹿书籍。

  经过到北京、东北等地的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后,杨俊决定返乡创业养殖梅花鹿,开始人生的第二次拼搏。2009年9月,杨俊把手袋厂转让给合伙人,毅然回到了家乡江津区珞璜镇郭坝村。

  家乡的土地,浸润着泥土的芬芳,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杨俊将铺开他梦想的庄园。他租下了50亩荒山,在山脚建起了500余平方的圈舍。他还给自己的鹿场取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阳光鹿场”。

  这年10月,杨俊筹集20多万元资金,前往吉林省长白山选购了40头梅花鹿。由于运输长途奔波,途中死掉了6只,幸好两只公鹿安然无恙。出师不利的他,尽管心痛万分,但一点儿也没气馁,依然全身心地扑到鹿群的饲喂上。为了把鹿养好,杨俊将家搬到了山上,吃住在鹿舍里,每天5点多就起床,观察梅花鹿的习性,了解它们的身体状况,反复研究怎样才能在多雾湿润的丘陵地区把鹿饲喂的更壮。在杨俊的精心照料下,远道而来的梅花鹿很快就适应了重庆的气候。“南方养殖梅花鹿的很少,再加上家乡有丰富的青草资源,玉米、红薯等都可以作饲料。在家乡养鹿大有可为!”杨俊笑着说,“北方喂鹿一天要用两斤玉米,而我只用一斤熟玉米,鹿就能长得又肥又壮。”

  据杨俊介绍,鹿场的梅花鹿主要喂养青饲料和玉米。所有青饲料都是是从附近山上采割来的天然绿色野草,给鹿儿的饮用水也是从山上引来的泉水。他还给每只鹿配上一本“健康档案”,怀孕的母鹿还戴上“耳环”。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一年下来,“阳光鹿场”的所有鹿儿都长得膘肥体壮。

  去年8月,“阳光鹿场”割出了第一对鹿茸,一位慕名而来的客商就以每克6元的价格购走了。杨俊淘到了创建鹿场以来的“第一桶金”——2100元。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是中药之王、补品中的上品,鹿血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鹿皮是高档皮革服装的最佳原料,鹿筋、鹿心、鹿肉是豪华席上的佳肴,所以我对梅花鹿养殖前景充满了信心!”杨俊信心满满地算起了账,“一头鹿一年的饲喂成本大约1000元,而产鹿茸的成年公鹿年产值约8000元左右,而母鹿仅靠出卖幼仔就可赚4000元左右,大大高于养殖猪、牛、羊等其它家蓄的效益。”

  听说“阳光鹿场”饲喂的梅花鹿第一年就产出了鹿茸,紧邻的珞璜工业园的不少企业负责人纷纷上门来订货,求购者多达10余多人。杨俊说,今年,鹿场的鹿茸产值将在1万元以上,而母鹿至少有一半要产幼仔,产值将在7万元以上,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杨俊还在紧邻工业园区的公路边竖起了广告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他的鹿场,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养殖梅花鹿良好的市场前景,让周围的村民动心了,慕名前来观摩取经的人日益多起来了,杨俊毫不吝惜地倾囊而授。

  提到今后的目标,杨俊说,他将继续坚持走原生态养殖之路,带动更多郭坝村民形成规模化养殖,让更多村民致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