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川农大一学生到农村成功创业 称要做新型农民

2011年03月20日 来源:四川日报

  川农大一学生到农村成功创业,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戴着眼镜的程小波,看上去文质彬彬,但一到蔬菜地里,他却高挽裤腿,熟练地挥舞锄头,一点儿也不逊色一位老农。“我就是农民,一个新型农民。”

  2006年以来,程小波和赵毅、钟敏等几名四川农大校友在南充市顺庆区搬罾镇的大学生创业园里“安营扎寨”,当上了“蔬菜大王”。利用自身的优势,程小波成为全省首批试种“台湾碧秀苦瓜”的人,并先后引进“法国樱桃萝卜”“口口脆”等十几个“新潮”的瓜、果蔬菜品种。如今,他们成立的农业公司租赁土地570余亩,建成蔬菜大棚800个,年创产值700余万元。2010年底,程小波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评为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跳出“农门”再回去

  2001年,农村出生的程小波从四川农业大学园艺(蔬菜)专业毕业,有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

  但为了实现人生价值,2002年,他决定辞职,回农村“刨地找钱”。程小波先在绵阳游仙区租赁了20亩土地从事蔬菜种植,一年赚了几万元钱。这次成功无疑坚定了他“刨地找钱”的信心。

  2006年,已在成都进行蔬菜种植的程小波,结识了南充一位从事蔬菜贩运的朋友,这位朋友每次前来都要批发苦瓜五六千斤,敏锐的程小波很快意识到南充的蔬菜种植很有市场。他专程前往顺庆区搬罾镇考察,结果发现此处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势平坦,是蔬菜种植的理想场所。在与顺庆区相关部门联系后,当地政府在土地流转、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了程小波诸多优惠政策。程小波果断地卖掉自己在成都的产业,并向银行贷款30万元,在搬罾镇延寿村扎下了根。

  创新农技效益高

  程小波很清楚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种植蔬菜要和一般农民有所不同。“我们的优势在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理念更先进,对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更牢。”

  利用自己的优势,程小波成为全省第一批试种“台湾碧秀苦瓜”的人,“当时也走了很多弯路,说明书说一亩种100多株就够,我们想传统苦瓜一亩要种1000株,不太敢相信,就种了300株,结果大棚都被压垮了,这些都是教训。”几年来,他先后引进了“法国樱桃萝卜”“口口脆”等十几个瓜、果蔬菜新品种进行种植。

  程小波喜欢钻研,他掌握了在瓠子瓜上嫁接西瓜的新技术,此项技术能提高西瓜产量20%以上,在南充市是首次运用,前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他自我摸索的药、肥、水“三合一”滴灌设备,比广泛采用的以色列滴灌设备更实用;他的催芽设备是自制的,他的立体种植模式是自我探索的,在他的大棚里,到处都体现着创新。

  2008年秋,程小波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在搬罾镇竹林寺村再次租赁土地250亩,建成标准化钢架大棚250个。当年,程小波和加盟的两名大学同窗赵毅、钟敏注册成立四川晨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种植的蔬菜水果种类由过去的四五种增加到十余种,一年种三茬至四茬,并打开成都、重庆等地市场,进入当地超市,亩均收入近2万元。

  带动农户增收快

  2008年,程小波在搬罾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2008—2009年间,前来大学生创业园实习和学习的大学生有1000余人次。目前,该园区已把培训出的60多名有技术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输送到全国各地。

  对那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程小波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经验,甚至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给予资金周转,目前他已鼓励资助了刘涛、唐虎、邓益兴等13名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程小波的带动下,附近3个乡镇、28个村社的3000多户群众,种植新红椒3000余亩,矮架早油薹5000余亩,蜜本南瓜3000余亩,仅蔬菜一项,户均增收3000余元。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程小波在当地又新租了200亩地,建智能化温室,准备打造现代农业高端展示平台。他计划进一步采取“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的方式协调统筹发展当地的蔬菜产业,帮助农户共同致富,“大家都能赚钱,才能长远。”

  张俊贤记者江芸涵

相关资讯